传法院
官署名。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置译经院,八年,改为传法院。属鸿胪寺。掌翻译佛经并加以润色。
官署名。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置译经院,八年,改为传法院。属鸿胪寺。掌翻译佛经并加以润色。
商时人。见于殷墟甲骨文。武乙、文丁时将领,随王征伐旨方。或因甲骨分期新说认为即武丁、祖庚时沚。
官署名。南朝梁置,为东宫诸局之一。长官为丞。
或作武隧津。魏晋时期易水(今河北徐水县西北遂城北瀑河)流经武遂的俗称。《水经·易水注》:易水“又东流径武隧县南”,“俗又谓是水为武隧津”。《资治通鉴》:东晋咸康六年(340)前燕慕容皝袭后赵,“进破武
唐时吐谷浑王子。为吐谷浑可汗所娶吐蕃公主所生。唐龙朔三年(663)吐蕃攻吐谷浑,投吐蕃,自称外甥。曾任吐蕃大论。
1494—1550明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子纯,号秋厓。正德进士。嘉靖二十五年(1546)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次年改任提督浙闽海防军务,巡抚浙江,严行海禁以御倭。二十七年遣都司卢镗破双屿倭
古山名。《书·禹贡》:“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史记·夏本纪》作负尾,《汉书·地理志》作陪尾、横尾。其山一说在今湖北安陆市北,一说即今山东泗水东陪尾山。二说当以前者为正。
明灵宝(今属河南)人,字廷纶,自号函谷山人。弘治进士,授户科给事中。进刑科右给事中,改翰林院检讨,因其父忤刘瑾削籍,谪为全州判官。父丧丁忧家居,授徒讲学。嘉靖初,起为南京通政参议,改侍讲学士、直经筵,
文书名。清代奏折的一种,凡专以某一件事奏知皇帝的奏折称作“专折”。
北周天和五年(570)置。治今陕西千阳县西四十里,建德四年(575)移治今千阳县西北六里。隋属扶风郡。唐、宋属陇州。金为陇州治。元仍属陇州,至正二年(1342)复移治今千阳县西北五里。明嘉靖二十六年(
汉时武都、陇西、金城、武威等郡边塞外羌人部落的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