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类编
书名。清邵远平撰。四十二卷。作者康熙时曾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高祖邵经邦取唐、宋诸史,删为《弘简录》二百五十四卷,记唐、宋、辽、金史事。远平继高祖之业续成此书,补记元代史事,又名《续弘简录》。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进呈。卷一至卷十纪,卷十一至卷四十二传。无志、表,凡天文、地理、历律制度,均按年入纪。全书以《元史》为基础加以改编,以《元典章》和其他史料增补,正文下酌加注文,考订异同。
书名。清邵远平撰。四十二卷。作者康熙时曾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高祖邵经邦取唐、宋诸史,删为《弘简录》二百五十四卷,记唐、宋、辽、金史事。远平继高祖之业续成此书,补记元代史事,又名《续弘简录》。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进呈。卷一至卷十纪,卷十一至卷四十二传。无志、表,凡天文、地理、历律制度,均按年入纪。全书以《元史》为基础加以改编,以《元典章》和其他史料增补,正文下酌加注文,考订异同。
使职名。唐开元十三年(725)分遣御史中丞蒋钦绪等往十道疏决囚徒,降死罪从流,流以下罪悉原之。唐文宗大和四年(830)置使,以清强御史二人为之,疏决处分京城诸司现禁囚徒,并具轻重奏闻。
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字幼章。涉猎群书,有文采,以世家子入仕。孝武帝时,封城阳县子,迁中书侍郎。天平初,兼吏部郎中,副散骑常侍李谐使南朝梁,寻除尚书右丞,转散骑常侍,兼本州大中正。性好玄理,饮
战国魏邑。因在雕山西南得名(《汉书·地理志》注引应劭曰)。在今陕西甘泉县南洛河西岸。《史记·魏世家》:襄王五年(前314),“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即此。秦置县。
即“达鲁罕伯克”。
即“杨继洲”。
古代岭南地区少数民族泛称之一。东汉至隋唐屡见于史籍。常与僚并称。主要分布在今广东西南沿海及广西东南等地,因与汉人杂处,经济、文化上受影响,渐与汉人相融合。少数移入广西西部者一度称徕,至清代亦渐与壮族相
即“古公亶父”。
楚国冠名。《太平御览·服章部一·总叙冠》引《淮南子》曰:“楚庄王好觟冠。楚国效之也。”觟,音同獬,觟冠当即是解冠。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员二人,从九品,唐沿置,正八品,属尚服局。为司衣、典衣之佐,协掌衣服首饰之事。宋、金、明悉如唐制。
元、明、清时期秘密宗教。南宋绍兴初年吴郡(今苏州)僧人茅子元创白莲宗,原为佛教净土宗的一个支派,后与弥勒信仰等相混合,并吸收揉合佛、道、明教教义后,逐渐发展成为白莲教。宣称世界经历着光明与黑暗两种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