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亶父
即“古公亶父”。
即“古公亶父”。
古代礼仪用器。六种瑞玉之一。一般以玉制成,作扁平长条形,下端平直,上端为斜直边,形如半圭。以石制成,称为石璋。始见于商代。璋
书名。明王惟俭撰。二十卷。本书据李维桢、郭孔延《史通评释》重加厘正,并用张之象藏本参校刊定。卷首题识中称除增《因习》一篇及更定《直书》、《曲笔》两篇外,共校正一千一百四十二字。但两本相校,只《曲笔》增
本五代南汉雄州,北宋开宝四年(971)以河北路有雄州改名。治浈昌县(天圣初改为保昌县,今广东南雄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南雄、始兴二市、县地。属广南东路。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为路,明洪武元年(136
又称玉清元始天尊。晋代以后道教信奉的最高天神,因其居于道教所谓“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仙境之首玉清,又生于“太元”之先而名元始。其称谓早期道教经典中不载,始见于东晋葛洪《枕中书》。南朝梁陶弘景《真
①(?—1426)明吉水(今属江西)人。永乐中官御史。仁宗即位,上疏言十事,升任卫王府右长史。宣德初卒。②明云南太和(今大理)人,号存诚道人。白族。通五经,工篆籀,好释典,不应科举,自耕而食。庭前有大
神名。战国时秦国人尊奉的上帝。屈原赋《远游》、《离骚》中的“西皇”一语,王逸注为“少昊”、“帝少昊”。《史记·封禅书》载,秦“自以为主少皞(即少昊)之神”,认为本民族为其后,乃作畤以祀。可见西皇即秦人
清末立宪团体。成立于宣统三年(1911),成员仅限于资政院议员,为首者有汪荣宝等,旋即分化。
?—613隋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素子。好读书,善骑射。以军功入仕,位至柱国。后拜郢州刺史,吏民畏服。袭爵楚国公,为礼部尚书。广交天下名士。因见天下将乱,炀帝猜忌日甚,恐受害,乃密谋起事。大业九年
①南宋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字无择。撰有医学专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其学说导源于《金匮要略》。该书认为致病原因有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分析有据,阐述简要,文词典雅,但所列药方,多未经检验。②
大臣见皇帝诏敕有不便者举驳而封还。汉代已有此例,但无定制。亦称“涂归”。唐制,奏驳正之目,由门下省给事中掌之。宋代规定,皇帝制敕行下之前设官检查舛误及有所不便事,许以封还、驳正之权。明代则为六科给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