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黄河变迁图考
书名。清刘鹗撰。四卷。光绪十四年(1888),黄河决口于郑州,刘氏以同知投效河工大臣吴大澂,参加治河,遂据《禹贡》、《水经注》和历代史志,广稽府县方志,博采诸家考述,撰为此书。凡禹贡全河、禹河龙门至于孟津、禹河孟津至大陆、禹贡九河逆河、周至西汉河道、东汉以后河道、唐至宋初河道、宋二股河、南河故道、现今河道等十图,皆详加图说,对黄河古今水道演变和决口改道等情况有所考证。
书名。清刘鹗撰。四卷。光绪十四年(1888),黄河决口于郑州,刘氏以同知投效河工大臣吴大澂,参加治河,遂据《禹贡》、《水经注》和历代史志,广稽府县方志,博采诸家考述,撰为此书。凡禹贡全河、禹河龙门至于孟津、禹河孟津至大陆、禹贡九河逆河、周至西汉河道、东汉以后河道、唐至宋初河道、宋二股河、南河故道、现今河道等十图,皆详加图说,对黄河古今水道演变和决口改道等情况有所考证。
①隋开皇五年(585)改沙渠县置,以在清江之西而名。治今湖北恩施市。属施州,大业时属清江郡。唐属施州。北宋为施州治。南宋开庆初移治城东倚子山。元至元十三年(1276)仍还旧治,二十二年废入施州。②五代
?—1276元冀州南宫(今属河北)人,字进卿。从严实及兄颢降蒙古。娶严实女。随实长子忠贞入质。太祖二十二年(1227),从国王孛罗败益都李全,迁恩州刺史兼行台马步军都总领。太宗六年(1234),从实入
书名。金蔡珪撰。十二卷。已佚。
三国吴置。治今江西上饶市西北。属鄱阳郡。其后废置不常。唐乾元元年(758)复置。明洪武三年(1370)移治今上饶市。自唐至清先后为信州、信州路、广信府治。1950年以城区置上饶市,1960年撤销上饶县
篇名。唐卢肇撰。认为海与月同属阴,不能相激,故月亮不是潮汐成因。用浑天的宇宙结构理论解释潮汐成因。认为大地浮于海洋,天在海洋之外。太阳随天球旋转,一天中有早晚两次接触海洋面,“日激水而潮生,月离日而潮
战国时楚将。曾说楚怀王伐韩,认为韩疲于战争,仓廪空虚,无以守城,不过一月必能取得。见《战国策·西周策》。
见“单丁”。
官名。西汉武帝始置,皇帝出行时掌副车,秩比二千石。为侍从近臣,常用作加官。东汉员五人,名义上隶属光禄勋。魏晋沿置,与奉车都尉、骑都尉并号三都尉,多用作宗室、外戚、功臣子、贵族、亲近之臣的加官,或亦加于
泗一作四。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南四安溪北岸。地处浙、皖交通冲要。宋、元置镇,设官征税。明初改置巡司。附近产米,为长兴县重要市镇。
即“高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