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散骑常侍
官名。唐、宋、辽置。详见“散骑常侍”。
官名。唐、宋、辽置。详见“散骑常侍”。
唐方镇名。天宝十四载(755)置河南节度使,寻废。宝应元年(762)复置。治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市)。领汴、宋、曹、徐、颍、兖、郓、濮凡八州。广德后称汴宋节度使。建中二年(781)号宣武军。治宋州(治今
官名。明清道录司职官有左、右演法。右演法依例升迁*左演法,缺出由左至灵升补。
即“谦谦州①”。
①官名,在汉代亦为政区名。西汉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内史置。分原右内史东半部为其辖区。职掌相当于郡太守。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为三辅之一。治长安县(今西安市西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
宋代幕职官的一种。包括防御、团练、军事推官,军、监判官。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创设于江宁(今南京)。参用东西洋新理,改良土法,求栽桑养蚕缫丝等法。置学习部、试验部、事务部,分任教授学课、考试生徒、试验成绩、调查事业与桑树、蚕、茧丝、器具之试验及
佛教名词。亦称渐了。与“顿悟”相对。指长期修习、循序渐进的“成佛”途径。一般需经历“十地”(“地”,依此生长之意;“十地”,指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
1734—1792清江苏上海(治今上海市旧城区)人,字健男,一字耳山。乾隆进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乾隆时设馆修《四库全书》,与纪昀同为总裁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作,亦与纪昀总其成。晚年留心经济
①即俸禄。《史记·魏世家》:“食禄千钟。”②谓食其禄。借代为官者。《史记·循吏传》:“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
晋南阳安众(今河南镇平东南)人,字子骥。少尚质素,志存隐逸。桓冲闻其名,请为长史,固辞,乃亲到其家,相谈至昏乃退。虽冠冕之族,凡厮伍婚丧,必躬往造,居阳岐(山名,在今湖北石首)当官道,人物往来,躬自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