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
战国时各国处理军事外交活动的一种方式。“合众弱以攻一强”称合纵,“事一强以攻众弱”称连横。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合纵即指东方六国联合抗秦;连横即秦国拉拢某些弱国进攻他国。由于六国皆欲借外力以利己,故合纵实为松散联盟,抗秦活动不能持久,最终为秦国各个击破。一说南北为纵,六国地处南北,故南北联合抗秦谓之合纵;东西为横,秦处西,六国在东,故东方六国事秦谓之连横。公孙衍、苏秦、张仪、李兑、庞煖等即当时著名的纵横家。
战国时各国处理军事外交活动的一种方式。“合众弱以攻一强”称合纵,“事一强以攻众弱”称连横。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合纵即指东方六国联合抗秦;连横即秦国拉拢某些弱国进攻他国。由于六国皆欲借外力以利己,故合纵实为松散联盟,抗秦活动不能持久,最终为秦国各个击破。一说南北为纵,六国地处南北,故南北联合抗秦谓之合纵;东西为横,秦处西,六国在东,故东方六国事秦谓之连横。公孙衍、苏秦、张仪、李兑、庞煖等即当时著名的纵横家。
官名。即太子詹事。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詹事。
官名。西晋末镇东大将军府僚属,贼曹长官。东晋沿置。贼曹一分为三后,亦为城局贼曹、长流贼曹、刑狱贼曹参军之省称。参见“贼曹”。
书名。作者不详。十八篇。计分《山经》五篇和《海经》十三篇两大类。原有图,久佚。今本之图为后人补画。著作时代尚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小部分作于西汉初年,不是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内容涉及
元官署名。属将作院。掌御用织造。世祖中统二年(1261)立提点所,至元六年(1269)改总管府。秩正三品。置达鲁花赤、总管、同知、副总管领之。下领异样纹绣提举司、绫锦织染提举司、纱罗提举司、纱金颜料总
书名。北宋司马光编撰。十卷。系合晋李轨,唐柳宗元,宋宋咸、吴秘四家注,增己说而成。撷取扬雄思想中之有神论,加以发挥,阐述注者之天道观。认为天有意志,全知全能。宣称道德仁义礼皆“天性自然,不可增损”。有
即“百井”。
即“焦获(穫)”。
203—253三国时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字元逊。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拜骑都尉,为吴太子孙登宾友。辩论敏捷,孙权甚异之,欲试以事,令守节度。嘉禾三年(234),被任为抚越将军,领丹杨太守,率兵
岩(巖);?—1644明末河南杞县人,原名信。举人。因赈灾遭豪绅忌下狱。崇祯十三年(1640)归附李自成,建议均田免粮,作“迎闯王,不纳粮”等歌谣,饥民闻而响应。十六年任制将军。十七年克北京时主招抚吴
明代审判制度。以朝廷派官审理,又以宽大为宗旨,体现恤刑,故名。初无定制,成化十二年(1476)以大学士商辂建议,定以五年一行,遣官分行各地审理。十七年,又定在京亦五年一行。届时,由司礼监会同三法司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