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谚联
书名。清王有光撰。四卷。成书于嘉庆年间。是书注释谚语三百零四条,揭露清代社会的腐朽,反映农民的悲惨处境。个别处有宿命论、因果报应之说。全书以六条谚语说明其编排体例,有启、正、续、末诸目,每目之内,细目清楚。在清人笔记中别具一格。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老铁山房原刻本、同治间王氏补刊本。
书名。清王有光撰。四卷。成书于嘉庆年间。是书注释谚语三百零四条,揭露清代社会的腐朽,反映农民的悲惨处境。个别处有宿命论、因果报应之说。全书以六条谚语说明其编排体例,有启、正、续、末诸目,每目之内,细目清楚。在清人笔记中别具一格。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老铁山房原刻本、同治间王氏补刊本。
山西高原北部与河北平原间交通要道。《魏书·高祖纪》:太和六年(482),“发州郡五万人治灵丘道”。以道出灵丘县(今属山西),故名。初,北魏于天兴元年(398)治直道,自望都县(今河北唐县东北)凿恒岭至
书名。明黄省曾撰。一卷。杂记苏州风俗,于明代江南缙绅、士大夫之奢靡,郡县胥吏之横虐,及官府对铺户、百姓之克剥均有深刻反映。
天文仪器。元郭守敬创制。类似宋韩公廉等制造的假天仪。在一个球面打出星点,人在里面观看。元杨恒《玲珑仪铭》对此仪作了大概说明:“人由中窥,目即而喻”,“遍体虚明,中外宣露”,“玄象森罗,莫记其数”,“萃
官名。西汉初元元年(前48)始置,掌管屯田事务,治所在车师前王庭,隶西域都护,单独设府,有丞、司马、候等属官。所领吏士亦任征伐。秩比六百石。新莽至东汉初或置或省。东汉永平十七年(74)复置二员,一屯车
五代时人。后唐庄宗(李存勗)从弟,后蜀主孟知祥甥,仕明宗为供奉官。复仕后晋,为赵州刺史。入后汉,为北京副留守,旋改河东节度副使。刘旻建北汉,任为代州防御使,进都监。累官忠武节度使、同平章事,曾与契丹兵
清代盐商销盐术语。雍正七年(1729)四川定计口行盐,就县之富民签充商人,分领引纸为坐商。坐商再招其他商人承引配盐,输纳课税,并向坐商交引息和岸租,坐商世享其利,是为计岸。
①部落名。东汉先零羌别部。②(?—112)汉时先零羌别部首领。永初元年(107),西羌大起义爆发,他与钟羌联合,断陇道,攻陇西、汉阳、安定等郡,并在北地郡自称天子。次年联合武都、上郡、西河诸部羌东击赵
县名。秦在狄人所居地置,故名。治今甘肃临洮县。为陇西郡治。《汉书·高后纪》:七年(前181),“匈奴寇狄道,略二千余人”,即此。东汉改为狄道县。
官署名。(1)西魏大统十二年(546)置,为尚书十二部之一,以郎中为长官。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建六官,遂属天官府,以中大夫为长官,掌国家计帐及财赋出入。北周沿置。隋开皇元年(581)罢。(2)
即今湖南宜章县南莽山。南宋乾道元年(1165),宜章民李金起事,刘珙遣兵进讨,破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