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剌嗔
明蒙古部名。源于元代的哈剌赤。达延汗统一东蒙古后,与阿速等部合称永邵卜万户。明末为林丹汗击溃,后朵颜卫兀良合人袭用此部名。今作喀喇沁。
明蒙古部名。源于元代的哈剌赤。达延汗统一东蒙古后,与阿速等部合称永邵卜万户。明末为林丹汗击溃,后朵颜卫兀良合人袭用此部名。今作喀喇沁。
官署名。隋唐时隶东宫左春坊(门下坊)。掌汤沐、灯烛、洒扫、铺设之事。隋称斋帅局,长官为斋帅。唐改典设局,长官为典设郎,置四人,从六品下;下设丞二人,正八品下。另有幕士二百四十五人。
即“鲁文公②”。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由岭南道提刑按察司改置。设使、副使等。二十八年,改为肃政廉访司。
1818—1868清江苏江阴人,字鹿潭。曾为淮南盐官,权东台富安场大使。同治七年(1868)冬往衢州,途卒于吴江。一生落拓。早岁为诗,中年以后专力于词,遂负盛名。词多婉约,诗亦悲壮。有《水云楼词》、《
1796—1880清直隶文安(今属河北)人。八卦掌名家。自幼武术名闻乡里。后游各地名山大川,在江南雪花山(一说渝花山)迷路,遇道士毕澄霞,得其八卦掌真传。中年至北京,曾在肃亲王府任事。晚年以授徒为业,
即“曲水”。
战国中山国地,后属赵。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前305),“攻中山,……合军曲阳,攻取丹丘、华阳、鸱之塞”,即此。
1587—1643明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字克繇。万历进士。授编修。天启间为洗马,忤魏忠贤削籍。崇祯初复官,八年(1635)擢礼部尚书。次年兼东阁大学士。进户部尚书。后因论抵御后金事忤首辅张至发,
见“伍举”。
?—564一作弥定。南北朝时宕昌羌首领。梁弥博之子。梁大同十年(544,一作七年)继父位,称宕昌王。北周保定初,遣使入贡于周。保定四年(564),屡扰周边,为周将田弘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