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翊军校尉
官名。南朝宋置,为太子三校之一,员七人,隶太子左、右卫率。齐、梁、陈沿置,改为员一人,梁七班,陈六品、秩千石。北魏亦置,从五品。
官名。南朝宋置,为太子三校之一,员七人,隶太子左、右卫率。齐、梁、陈沿置,改为员一人,梁七班,陈六品、秩千石。北魏亦置,从五品。
西夏官位。枢密位之一。
国君或皇帝赐吏命爵位。战国时秦国制定二十等爵,以奖励军功、事功。秦及西汉沿之,依爵级赐与田宅,享受减刑、免役待遇,或有权役使无爵平民,及以爵位赎罪、赎免奴隶等。公大夫(七级)或公乘(八级)以上为高爵,
唐置。在今山西榆社县西北。为泽、潞至太原间要扼之地。《资治通鉴》:唐会昌三年(843),刘稹以泽、潞叛,遣其党“郭僚守石会”,既而“河东奏克石会关”;《旧唐书·昭宗纪》:光化二年(899),“汴将氏叔
约1757—1802清湖北襄阳人。先从王廷诏习白莲教。嘉庆元年(1796),与兄张天美等起于襄阳双沟。东乡会师后,与高均德同为襄阳白号首领。后与均德部会合,转战川、陕、楚,屡败清军。七年,遭清军冲营,
书名。明陈文等纂修。十卷。为现存明代云南最早之一部方志。卷一至卷六为地理志,按各府、州、宣慰司、宣抚司、指挥司、长官司,分载其郡名及建置沿革;次置“要事”项载风俗、形胜、土产、山川、公廨、学校、井泉、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商部奏准颁行。共六十九条。对商人呈报破产、清算帐目及赔偿债务等一系列问题作了详细规定,阐明商人因贸易亏折或遇意外之事不得已自愿破产者,应赴地方官及商会呈报,查明属实后宣告于众
官名。又称分守道。明清道员之一,主掌钱谷之事。明永乐中,常派方面官巡视民瘼,定布政司右参政、右参议分守各属府州县,共六十道。两京不设布政司,则寄衔邻省布政司。清沿置,前后共设二十人,除数省不设,设者多
1861—1930直隶正定(今属河北)人,字聘卿。行伍出身。北洋武备学堂肄业。甲午战后助袁世凯小站练兵,任工程学堂总办兼工程营管带。清光绪 二 十 八 年(1902)任步兵第一协协统。为“北洋三杰”之
?—1569明永顺宣慰司(今湖南永顺)人。土家族。嘉靖三十三年(1554),袭宣慰使职。同年冬,与致仕宣慰彭明辅奉调率土兵五千至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王江泾之役,与保靖土兵合力奋击,全胜告捷。后又率领土兵
即“公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