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拯
金曲阜(今属山东)人,字元济。孔子五十世孙,孔璠之子。熙宗皇统二年(1142),除文林郎,袭衍圣公,主管祭祀。后加承直郎。无子,弟揔袭封。
金曲阜(今属山东)人,字元济。孔子五十世孙,孔璠之子。熙宗皇统二年(1142),除文林郎,袭衍圣公,主管祭祀。后加承直郎。无子,弟揔袭封。
官署名。元代置。掌人匠一万三千余名,每年交办税粮皮货,采捕野物鹰鹞,以供内府。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赐东宫太子位下,以真定所立总管府移置大都,属詹事院。十六年,合并所管人户,置都总管府统领。三十
明时罗罗一部分。即元之罗婺部。分布在云南临安(治今建水)、广西(治今泸西)二府。以牧马狩猎并采掘果木为生。其人通汉语,方领黑衣,长裙跣足,妇女头包青绫帕。
书名。亦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著。共二十六卷。又分八览、六论、十二纪(今本次序以“十二纪”为首),凡一百六十篇。汇集先秦各家言论,以构成取各家之长的统一体系,为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
又名上海强学书局。清末维新派政治团体。光绪二十一年十月(1895.11)康有为在张之洞支持下发起成立于上海。章程标明“本会专为中国自强而立”,意在“求中国自强之学”,规定首办之事凡四:译印图书,讲求西
?—1796清蒙古镶黄旗人,额尔德特氏。初任健锐营前锋,累迁至总兵,以敢战著称。乾隆六十年(1795),从福康安镇压贵州苗民起义,旋因功授贵州提督。次年,为苗民义军击毙于清溪夏家冲。
战国时燕将。少时曾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后回燕国。时诸侯争强。燕已称王盛大(可能在燕昭王时),欲东略地。遂用他为将袭击东胡,却地千余里。又攻朝鲜西方,取地二千余里,至满潘汗(一作番汗),与朝鲜为界。事见
见“月选”。
一作阿鲁灰、阿鲁翚。元蒙古人,字叔重,号东泉。延祐、至治间,曾任延平路总管和泉州路总管,泰定时应诏为经筵官,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曾译《世祖圣训》、《资治通鉴》等进讲。元末寓居江南,善作曲。
1855—1900清江西瑞金人,字次亮,号瑶林馆主。光绪举人。历任户部郎中、刑部章京、军机处章京。遍游沿海及港、澳,留心考察现状,主张学习西方变法自强。光绪十九年(1893)写成《庸书》。二十一年在北
1858—1895清台湾苗栗人,祖籍广东,字云贤。秀才出身。好读兵书,爱习武。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日本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后,他在家乡组织抗日义军,被推为民团团长。多次率领义军会同刘永福黑旗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