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海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约一万三千年。因1960年发现于河南安阳市西南郊小南海洞穴中而得名。共获得石制品七千多件,经第二步加工的仅有百余件。石器分为石片石器和砾石石器。砾石石器有敲砸器,石片石器有尖状器、刮削器两大类。刮削器数量多,形制复杂。石器器型较细小,据研究,和中国北方细石器有联系。另有一件扁椭球状带孔的石制装饰品。
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约一万三千年。因1960年发现于河南安阳市西南郊小南海洞穴中而得名。共获得石制品七千多件,经第二步加工的仅有百余件。石器分为石片石器和砾石石器。砾石石器有敲砸器,石片石器有尖状器、刮削器两大类。刮削器数量多,形制复杂。石器器型较细小,据研究,和中国北方细石器有联系。另有一件扁椭球状带孔的石制装饰品。
官署名。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洪武十七年(1384)始置。初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二十八年,改设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正五品。下设典簿一人,正六品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法国强租广州湾(今湛江港),并向内地侵犯。遂溪(今属广东)人民奋起反抗,并于次年组织团练四千余人,从九月至十月,在黄略村、麻章、平石村等地多次击退法军,打死打伤法军官兵
云南昆明经河口至越南铁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法国借“三国干涉还辽”攫取此路修筑权,组织滇越铁路公司,于二十五年勘路。次年义和团运动起暂停。二十七年工程恢复。二十九年中法订立滇越铁路章程,铁路轨
种植茶树之土地。清代将其列为民田之一。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四川、两湖、云南、贵州。茶农向政府交纳钱粮。
见“撬”。
官名。除易左为右外,与勋府左郎将同。
1805—1864清广东花县(今花都)人。洪秀全长兄。道光三十年(1850)赴广西参加金田起义。初封国宗。咸丰六年(1856)天京内讧后,封安王,参与政事,揽权纳贿,朝中不服,改封天安。后改封信王。同
避讳名目之一。古人凡书写文字,以及科举考试答卷时,如遇有与本朝皇帝名字相同的字,必须敬避,即所谓避讳。凡已故皇帝之名,称为“庙讳”;当时在位皇帝之名,称为“御名”。不论“庙讳”还是“御名”,皆须回避,
①(78—139)东汉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北)人,字平子。早年游学长安,观太学于洛阳,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当时著名学者马融、崔瑗等友善。曾两度任太史令,执管天文、历法。晚年任河间相、尚书。一生
地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元史·顺帝纪》:至正二十四年(1364)孛罗帖木儿遣秃坚帖木儿举兵犯京都,“知枢密院事也速、詹事不兰奚迎战于皇后店”,溃败,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