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照
清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区)人,字得天,号泾南,自号天瓶居士。康熙进士。雍正十一年(1733)授左都御史,署刑部尚书。十三年,贵州苗民事起,擢抚定苗疆大臣,入黔办理苗疆事务,否定“改土归流”政策,首倡弃地之议。后因旷日无功,罢黜下狱。乾隆二年(1737),复起内阁学士、南书房行走。七年进刑部尚书。十年,奔父丧,卒于途。以书法知名,著有《天瓶斋书画题跋》;兼善音律,升平署宫廷大戏剧本多出其手。
张煦手迹
清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区)人,字得天,号泾南,自号天瓶居士。康熙进士。雍正十一年(1733)授左都御史,署刑部尚书。十三年,贵州苗民事起,擢抚定苗疆大臣,入黔办理苗疆事务,否定“改土归流”政策,首倡弃地之议。后因旷日无功,罢黜下狱。乾隆二年(1737),复起内阁学士、南书房行走。七年进刑部尚书。十年,奔父丧,卒于途。以书法知名,著有《天瓶斋书画题跋》;兼善音律,升平署宫廷大戏剧本多出其手。
张煦手迹
书名。原题宋王禹偁撰。一卷。记宋太祖遗事十三章。晁公武、王明清、李焘、陈振孙诸家,鉴于书中史事舛谬颠错,异于寻常,章句亦不类禹偁平日之文,疑非禹僻所作。
?—1785清满洲正白旗人,纳喇氏。乾隆初以世管佐领授三等侍卫。历副都统、参赞大臣、理藩院尚书、兵部尚书等职。乾隆三十三年(1768)起,三任伊犁将军。在边二十余年,开屯田,练士卒,采矿铸钱,为政清廉
即“金丹道教”。
西夏诸王位之一。在师位、中书位、枢密位以上。
官署名。西晋置,为尚书省三十五郎曹之一。掌车舆诸务。以车部郎为长官。一说隶驾部尚书。东晋省。
?—1275南宋人。王坚子。开庆元年(1259)从父守合州,击退蒙古军围攻,以功授官,咸淳末为东南第七副将。德祐元年(1275),元军南下,上疏请求募兵抵御,授閤门祗候、浙西添差兵马副都监。曾在平江(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司仪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宾部中大夫属官,员一人。正三命。下设司仪中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军用障碍物。把状似蒺藜籽的铁刺或木刺联缀成串,布于防地周围或行军要道,以阻敌前进。《孙膑兵法·陈忌问垒》:“疾利(蒺藜)者,所以当沟(池)也。”《六韬·虎韬·军用》:“狭路微径,张铁蒺
今存陕西西安碑林。唐大历十四年(779)刻。颜真卿六十岁时撰并书。从《集古录》、《金石录》著录后,别无人言及,当在北宋后倒仆。1922年十月,在长安旧藩廨库基中出土。宋伯鲁跋其后,记再获诸事。原碑为四
一作赵甡。南宋人。官从义郎。著有《中兴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