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谕使
官名。南宋建炎元年(1127),始设京城抚谕使,后遣使抚谕诸路,如不以使名,即称抚谕官。抚谕使于一路或数路宣扬朝廷意旨,安慰存问,按察官吏,采访民间利病。其官署称抚谕使司或称抚谕司。不常置。
官名。南宋建炎元年(1127),始设京城抚谕使,后遣使抚谕诸路,如不以使名,即称抚谕官。抚谕使于一路或数路宣扬朝廷意旨,安慰存问,按察官吏,采访民间利病。其官署称抚谕使司或称抚谕司。不常置。
官署名。初为军事行政机构。北宋庆历三年(1043),以郑戬为四路都招讨,置府于泾州,招讨使始专置官署。辽始置招讨司,时俘降军兵,编入军籍,隶招讨司统领。有招讨使、副使、都监等官职。金置西北、西南、东北
十六国时弘农(治今河南灵宝东北)人。前秦建元十九年(383),为佐将随骁骑将军吕光征西域。秦亡,光称三河王,拜为中书侍郎。说光尊吕望为始祖,光从之。吕纂时,历中书令、太常,于军国屡有劝谏,纂不从。神鼎
1323—1374元罗山(今属河南)人,字世贤。至正十二年(1352),率地主武装镇压罗山农民军,任汝宁知府。十八年,驻兵凤翔,与察罕帖木儿等败大宋农民军李喜喜部。二十一年,击败明玉珍农民军。收降大宋
?—1570明河南洛阳人,字文宿,号东毅。正德进士。嘉靖二十九年(1550)官至户部尚书。三十一年因建议加派军饷遭劾,改任南京工部尚书,再改户部。三十五年致仕归。卒于家。
清代铸钱机构。包括京局、省局、镇局。京局有隶属户部之宝泉局,所铸之钱,交户部承运库,为配钱发给兵饷之用;有隶属工部之宝源局,所铸之钱,交工部节慎库,以充各工之费。每局设管理钱法满、汉侍郎各一人,掌铸钱
即“道调”。
三国时沛国(治今安徽濉溪西北)人。传善相术。又善相马。曹操召为郎。魏黄初中卒。
书名。清夏瑚撰。一卷。瑚,字荫吾,湖南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云南阿墩子(今怒江境)弹压委员兼办理怒江事宜。此篇记其奉命视察俅江、木里江等大金沙江上游地区之行程及民族风土等社会情况,并陈述其设官
1089—1163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俗姓奚,号妙喜。僧人。 十二岁出家。遍阅诸家语录,尤喜云门宗语。后游郢州,研讨曹洞宗旨。复赴汴京天宁寺参圆悟克勤,得受克勤所著《临济正宗记》,遂以临济宗杨岐
云贵高原上一种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文化。又称云南青铜文化。1955—1960年发掘,遗址在云南晋宁县石寨山,故名。但分布地区不限云南,贵州西部、四川南部、广西西部也有发现。有代表性的遗址是云南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