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班
藏语音译。清代驻藏正、副大臣之专称。源于满语,意为大臣。
藏语音译。清代驻藏正、副大臣之专称。源于满语,意为大臣。
明代灶户差役。多由额监、人丁殷实灶户轮充。承担催办灶课、辨认盐引、督促生产、防止私煎、攒造黄册等事。五年一轮,亦有一年轮换者。
历(曆)古历名。隋张胄玄曾撰新历于开皇十七年(597)颁用至大业四年(608),后在大业六年加以修改,称《大业历》;施行至隋亡。以为岁实;为朔策。采用四百十年有一百五十一闰的闰周,岁差为八十三年逆
即“秃麻”。
①监察制度。指内外诸司长官对于所辖属吏及其职权范围内各项事宜,有监察临视之责。《唐律疏议·名例·称监临主守》:“统摄案验为监临……统摄者,谓内外诸司长官统摄所部者;案验,谓诸司判官判断其事者是也。”②
唐代吏部郎官的别称。
唐时安禄山年号(756)。
汉代铸币。铜质。钱文曰“五铢”,重如其文。武帝元鼎四年(前113)禁止郡国铸钱,专由水衡都尉所属三官制造,故称三官钱。三官设于上林苑内,钟官掌铸造,技巧或曰均输主刻范,辩铜负责原料供应和检验铜的成色。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永安军置。治今四川都江堰市。熙宁五年(1072)废为寨。九年,复于导江县(今都江堰市东)置永康军使,属彭州。元祐初复故。辖境相当今四川都江堰市和汶川县部分地区。属成都府路。
见“滚单”。
匈奴官名。秦汉时,匈奴自左右贤王之下分二十四部,部各置官属。且渠与日逐、当户等诸官号各以权力优劣、部众多寡为高下次第。有大且渠与且渠。大且渠为高官,有左右之别。且渠则与都尉、当户等为诸王、大臣官属。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