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溪堰
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张永德败南唐泗州兵于曲溪堰,即此。胡三省注引《昭信图经》:“曲溪堰,亦谓之新河堰。”
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张永德败南唐泗州兵于曲溪堰,即此。胡三省注引《昭信图经》:“曲溪堰,亦谓之新河堰。”
即洄曲。在今河南漯河市沙河与澧河汇流处下游一带。《旧唐书·吴元济传》:“李光颜奏大破贼于时曲”,即此。参见“洄曲”。
①官署名。隋代置,分大、中、小三等,以监、丞领其事。唐代隶少府监,掌铸造兵农之器,供给军士、屯田居民,惟兴农冶则专供陇右监牧。置监一人,丞一人;另有监作、典事等。宋初仅存空名,元丰改制废。②官名。隋代
亦称海鳅。明初海运船只之一种。略小于遮洋浅船。
书名。记春秋时楚国史事。见《孟子·离娄下》。
1524—?一译华台吉,又称诺木塔尔尼郭斡台吉。明代蒙古袄儿都司部人。麦力艮第四子。居于袄儿都司右翼巴苏特、卫新二部。
1861—1901清福建海澄(今龙海)人,原名飞鸿,字肇春。早年习英文,曾任香港湾仔国家书院教员。光绪十八年(1892)与谢缵泰等在香港创立辅仁文社以“开通民智,讨论时事”为宗旨。二十一年入兴中会,举
?—1390明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元末为徐寿辉所部红巾军将领。陈友琼杀寿辉,遂投朱元璋。官至江西行省参政,善抚军,深孚众望。从常遇春平定江西,升江淮行省中书左丞。洪武三年(1370)封宜春侯。后
即“穆湘玥”。
宋邵武军泰宁(今属福建)人。北宋末,官户部员外郎。伪楚张邦昌称帝,除权司农少卿。建炎初,不问其受伪命事,授户部郎中、直龙图阁,充江淮制置使。绍兴元年(1131),改知洪州,为言者所论罢。久之,迁江西路
南诏大礼国景庄帝世隆(即酋龙)年号(860一约872)。约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