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幾)
(1084—1166) 宋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其先居赣州(今属江西),字吉甫。初入太学有声,后任将仕郎,赐上舍出身。历校书郎等。南宋初,提刑江西、浙西。绍兴八年(1138),因兄曾开力斥和议触怒秦桧,同被罢官,寓居上饶茶山寺七年,因自号茶山居士。桧死,复官。绍兴末,金兵大举南下,他上书反对乞和。官至敷文阁待制,以通奉大夫致仕。工诗,推重杜甫,而原出黄庭坚,与庭坚、陈与义号为江西派三宗。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皆出其门下。所作不忘恢复中原,时亦关心人民疾苦。著有《茶山集》。
(1084—1166) 宋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其先居赣州(今属江西),字吉甫。初入太学有声,后任将仕郎,赐上舍出身。历校书郎等。南宋初,提刑江西、浙西。绍兴八年(1138),因兄曾开力斥和议触怒秦桧,同被罢官,寓居上饶茶山寺七年,因自号茶山居士。桧死,复官。绍兴末,金兵大举南下,他上书反对乞和。官至敷文阁待制,以通奉大夫致仕。工诗,推重杜甫,而原出黄庭坚,与庭坚、陈与义号为江西派三宗。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皆出其门下。所作不忘恢复中原,时亦关心人民疾苦。著有《茶山集》。
①战国观津(今河北武邑东)人。春申君门客。楚考烈王无子,赵人李园送其妹于春申君,知有身孕,乃献于楚王,生子男,立为太子,李园亦贵。考烈王病重,他进说春申君,认为李园不为兵而私养死士,楚王若卒,必先杀春
后秦姚苌年号(384—386)。凡三年。
?—前701春秋时郑国国君。名寤生。公元前743—前701年在位。郑武公之子,继武公即位。即位后任祭仲为卿。封其弟叔段于京(今河南荥阳东南),号京城太叔。叔段以京城叛,母武姜欲应之,乃发兵平叛,叔段出
唐天宝元年(742)改南平县置。因蓝山得名(《太平寰宇记》)。治所自今湖南蓝山县东北土桥圩迁今县东古城。宋末移今县。唐属郴州。北宋景德中改属桂阳监,南宋属桂阳军,元属桂阳路,明、清属桂阳州。旧以其三迁
陶瓷名词。又名青白瓷,是一类釉色介于青白之间,即青中有白,白中显青而具独特风格的瓷器。北宋时创烧于景德镇,以湖田窑产品为最佳。江西南丰窑、吉州窑;安徽繁昌窑;广东潮安窑;浙江江山窑及福建德化、泉州、同
即“赶兔”。
唐代妇女头饰。长庆中,京城妇人首饰,有以金碧珠翠,笄栉步摇,无不俱美,谓之百不知,亦作百不如。
①运河名。宋时楚州(治今江苏淮安市)北一段名淮河的山阳湾,水流湍急,运船多罹覆溺。雍熙元年(984),为避山阳湾之险,淮南转运使乔维岳在淮河南岸开凿沙河,自楚州北末口(淮南运河北口)至淮阴县(今淮阴市
儒家的修养与求学方法。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思孟学派加以发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朱熹注:“此诚之之目也。学问思辨,所
即“何心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