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瀛
即“桂端王”。
即“桂端王”。
?—前17西汉广汉(治今四川金堂东)人。成帝鸿嘉三年(前18),率六十余人起义,攻打官府,释放囚徒。自称“山君”。次年众至万人,活动范围遍历四县。丞相御史遣掾史逐捕不能克,州郡不能制。同年冬,成帝拜河
爵名。北魏中期置,位第五等,低于侯。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从二品。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灭齐,以安平邑置。治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东北。属临淄郡。西汉属菑川国。东汉属北海国。魏、晋属齐国。南朝宋改为安平县。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东三省设立试行,掌管一省财政。设度支使一人,下有佥事、科员及一二等库官。宣统三年(1911)裁黑龙江度支使司,所管事宜改由民政使司兼管。
又作赤金。明代西北七卫之一。详“赤斤卫”。
算学术语。参即三,谓三点共线。《管子·君臣》:“上下相命,若望参表,则邪者可知也。”《墨经·经上》:“直,参也。”均用三点共线定义“直”,刘徽《海岛算经》使用这一术语,遂成为测望重差问题的重要方法。
清光绪三十一年六月一日(1905.7.3)订于北京。清政府向英国福公司借款七十万英镑筑河南道(口)清(化)铁路,九折实付,年息五厘,三十年为期,以铁路进款作保,并任福公司所派之英人为行车总理,代为调度
国名。五代时十国之一。唐大顺二年(891)王建攻占成都,任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是为王氏据蜀之始。天复三年(903),封为蜀王,兼并东川、山南。天祐四年(907)唐亡,王建称帝,建国号蜀,都成都,史
古族名。西羌的一支。一说即“白狼”。其地在吐谷浑西南,东自四川以西,西至青海湖西南。东汉永平中,白狼王唐蕞等内附。三国时属蜀汶山郡,晋属吐谷浑,南北朝时属北周、党项,唐属吐蕃,后渐融合于藏族。
官名。(1)古代贵族大夫飨宴,以长者酹酒祭神,称祭酒,后渐演为官名。汉代多用以称主管长官,如博士祭酒、侍中祭酒、军师祭酒等。三国魏加散骑常侍高功者,为祭酒散骑常侍。此后又有别驾祭酒、祭酒从事等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