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明末河南杞县人,原名信。举人。因赈灾遭豪绅忌下狱。崇祯十三年(1640)归附李自成,建议均田免粮,作“迎闯王,不纳粮”等歌谣,饥民闻而响应。十六年任制将军。十七年克北京时主招抚吴三桂。农民军退出北京后,自请率师恢复河南,遭牛金星谗言,被李自成所杀。一说史无其人。
明末河南杞县人,原名信。举人。因赈灾遭豪绅忌下狱。崇祯十三年(1640)归附李自成,建议均田免粮,作“迎闯王,不纳粮”等歌谣,饥民闻而响应。十六年任制将军。十七年克北京时主招抚吴三桂。农民军退出北京后,自请率师恢复河南,遭牛金星谗言,被李自成所杀。一说史无其人。
1876—1925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原名则泽,字宗孟。清光绪秀才,曾从外籍教师习外文。光绪二十七年(1901)与林纾等主编《译林》。曾译成《西方东侵史》。三十二年赴日留学,被推为留日福建同乡会长。
官名。十六国前凉及北魏置,为将帅左右的亲信侍从。因行军多居营帐,故有此称。北魏初,诸王亦置。自东汉末,又有帐下吏、帐下帅、帐下司马、帐下统军、帐下都督、帐下督等诸多名目。
北宋乾德二年(964)升阴城镇置。治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属京西南路。辖境相当今湖北老河口和丹江口二市地。熙宁五年(1072)废入襄州。元祐初复置。元废。
书名。李廉方著。一册两卷。上卷六章,记辛亥武汉三镇光复前有关革命团体和起义经过;下卷六章,记军政府成立、列强中立、各省响应和停战议和事。有1947年湖北通志馆刻本。
见“伙头”。
江苏常熟市的别称。因县治前后有横港七条,东注运河,形若琴弦,故名。一说因有五浦注海,似琴之五弦而得名。南宋时原纂、元末续修的《琴川志》,即为常熟方志。
历(歷)唐时官员的履历档案。上书籍贯、资历、考绩。一式三份,分别存于中书省、门下省和吏部,以为铨选时审核之用。
即“唐高宗”。
清制,凡由外省来京城考试及捐官等事,皆须同乡京官为之具保结,其上盖以六部印。保证文书称结,盖印之结称印结。
①西汉置。治今山东肥城市西南。属东平国。东汉作富成,三国魏复作富城县。东晋废。北魏复置,属东平郡。北齐废。②东汉建安中置。治今江西丰城市西南富水之西。西晋太康元年(280)徙治丰水西,改名丰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