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卫
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治今毕节市。属贵州都司。辖境相当今贵州毕节市大部地区。卫通滇、蜀,地当要冲,为三省藩篱。明初驻有重兵。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置毕节县。1993年改为市。
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治今毕节市。属贵州都司。辖境相当今贵州毕节市大部地区。卫通滇、蜀,地当要冲,为三省藩篱。明初驻有重兵。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置毕节县。1993年改为市。
十六国时北方胡(匈奴)、羯、鲜卑、氐、羌五个少数民族之合称。
即“本雅失里”。
①《诗·齐风》篇名。描述沉重的兵役给农耕造成的破坏。②《诗·小雅》篇名。西周贵族祈年祭祀之歌,甫田即大田,描述农夫劳动及贵族生活情况。③古泽薮名。即“圃田泽”。
①又作揽纳户。即经营包揽代纳赋税的人户。宋代称其人为揽子、揽纳人。以城居的商人、牙侩等为多。税户向揽户交付税物或货币,另给钱物作报酬,由揽户代购税物完纳。揽户往往与收税官吏勾结,驱迫民户依赖揽户,又用
书名。清罗景山撰。一卷。同治十三年(1874)日军入侵台湾。是书记作者奉命入台,部署防务,制止日本侵略经过,并记开山筑路以固海防事,间及镇压台湾人民的事件。书中多录上谕、奏折,于日本侵台及中日交涉所述
在今云南大理市南太和村(一名草帽街)。本河蛮所筑。唐开元二十五年(737)为南诏王皮逻阁所取,次年重修,周十余里,徙都于此。至八世纪末异牟寻徙都阳苴咩城。公元766年阁罗凤在城中所立蒙国“大诏碑”(即
明代由会同馆及各地驿站供给过往使客之招待费用。多行勒索,苦累站户。
一名夹谷。春秋齐邑。《左传》定公十年(前500):“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故地说法不一:一说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南,一说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一说在今山东淄博市旧淄川县西南。
官名。唐贞元二年(786)置为左武卫长官,一人,从二品,位大将军上,掌宫禁宿卫。北宋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为武臣赠典。元丰改制前为三品,后为从三品。南宋多不除授,隆兴中复置。辽亦
?—1122辽南京(今北京)人。李处温子。保大二年(1122),与父处温在南京拥立耶律淳称帝,为少府少监提举翰林医官。淳死,与父处温欲挟萧德妃降宋,被萧德妃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