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盐
产于内地盐池之盐。清代则指山西河东盐法道属解池、陕西布政司属花马大池、甘肃布政司属花马小池所产之盐。
产于内地盐池之盐。清代则指山西河东盐法道属解池、陕西布政司属花马大池、甘肃布政司属花马小池所产之盐。
即“太和公主”。
金章宗年号(1201—1208)。凡八年。
书名。近人邓泽如编。四册。辑录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来二十年间孙中山致邓泽如函件,记有同盟会和辛亥革命前革命派有关军事、财政、实业、教育、外交和华侨方面的大量史料。有1927年广州时敏书局影印本
?—1701清蒙古正黄旗人,乌弥氏。初以一等侍卫兼佐领。康熙二十九年(1690)率六百察哈尔兵参加乌兰布通之役。三十一年擢正黄旗蒙古都统。三十五年,率部首先攻击噶尔丹军于昭莫多,佯败诱敌,大军纵击获胜
宰相与执政合称。北宋前期,宰执包括宰相、参知政事和枢密院长官、副长官。元丰改制,以左右仆射兼门下、中书侍郎为宰相,尚书左右丞与枢密院长官、副长官为执政。元代包括中书省右、左丞相,平章政事,右、左丞及参
?—300西晋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人,字长渊。韩寿子,以外孙为贾充嗣。骄奢而好学,广延士大夫,当时名流石崇、陆机等皆附之,号称“二十四友”。恃贾后之势,权过人主。为秘书监,掌国史,惠帝从其议,以泰
官名。明代通政使司正官。洪武十年(1377)设,左、右各一员,正四品。建文中改通政少卿。永乐时复旧称。佐通政使,受理内外章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
官名。金始置,为文散官,以授从六品下文官。元代沿置,改文官从五品,宣授。明代为文官从五品之初授。
南宋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字同叔,号月湖。绍兴进士。孝宗时,以知萍乡县政绩迁国子监主簿。旋擢监察御史。谏请光宗朝太上皇,语多峻直,以忤韩侂胄,被劾奉祠。后起知夔州兼本路安抚使,以夔民土狭食少,立循环
即今湖南沅江。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武陵蛮反,遣刘尚将兵由沅水入武溪击之,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