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漏水转浑天仪

漏水转浑天仪

天文仪器。东汉张衡于顺帝永建五年(130)创制;是主体为一直径四尺多的铜球(即浑象)和转动装置结合的仪器。大体分三部分:(1)浑象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黄赤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恒显圈和恒隐圈。(2)水力转动机械装置,由齿轮转轴系统把浑象和漏壶连结,以漏壶流水控制浑象,用的是二级漏壶,其受水壶也为两个,壶盖上各有一个金仙人,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一个指白天,一个指夜间时辰。此装置使旋转保持与天球同步,表示恒星出没和中天的周日视运动。(3)机械日历附属装置,称“瑞轮蓂荚”,它与浑象相连,从每月初一开始,每天转出一叶木板到地平上,十五日则出现十五片,然后每天转入一片,到月底落完。这实际是一个自动日历。漏水转浑天仪对中国后来天文仪器影响很大。唐、宋以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更完善的天象表演仪器。

猜你喜欢

  • 加级随带

    清制,对京外有功绩官员,给予议叙奖励,或纪录,或加级。凡给以纪录奖励者,无论调任、升任,俱准随带至新任注册;凡给加级奖叙者,则有随带与不随带之分。已经升任者,前任所得恩诏、陵寝、河清、庆云及京察加级,

  • 黄景昉

    1596—1662明福建晋江(今泉州)人,字太穉,号东厓。天启进士,选庶吉士。历官庶子,直日讲,历詹事兼掌翰林院。崇祯十五年(1638)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次年以事忤帝意,乞归。顺治三年

  • 郡望

    又称地望。魏晋时,一郡之大姓望族,常以郡名与姓氏合称,意为世居该地为人所仰望。唐时四大望族为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称四姓,或加太原王氏,称五姓。

  • 记古滇说集

    又作《记古滇说》、《记古滇说原集》。书名。宋末元初张道宗撰。一卷。道宗,云南人,《千顷堂书目》作张宗说;《竹庵传抄书目》作张道行。此书作于元至元二年(1265),记云南事起自远古传说,止于元初。详于南

  • 西山阳洞长官司

    土司名。又名西山阳洞蛮夷长官司。长官韦姓。明永乐元年(1403)置,属贵州卫。十二年属黎平府。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废。治今贵州从江县东南西山。居民有侗族、苗族。

  • 道官

    ①管理道教事务官员统称。隋代有道观监、丞,炀帝大业三年(607)后改为玄坛监、丞,隶鸿胪寺。唐置诸寺观监;每寺观有监一人。玄宗开元中置崇玄学,德宗贞元四年(788)置左、右街功德使,以道士、女冠隶之。

  • 照会

    文书名称。(1)明清官府间平行文书。明代为五军都督府对六部行文。清代地方衙门间亦使用。经略行文将军、督抚,总督行文总兵,提督行文司、道、运司,总兵行文府、厅、州、县,总兵行文非所辖副将,驻防副都统行文

  • 胥持国

    金代州繁畤(今山西繁峙)人,字秉钧。经童出身。世宗时,调博野县丞,授太子司仓。得识皇太孙璟(章宗)。章宗即位,授工部侍郎,迁尚书。明昌四年(1193),升参知政事。五年,进尚书右丞。贿赂章宗李妃左右,

  • 都督诸军事

    官名。北魏置。出征时作为一路的军事长官,总管所部的军政事务。

  • 黄阁

    汉代丞相三公处理政事之处。因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成黄色,故名。北朝齐三师二大三公之官并置府,其府三门,其中门黄阁。南朝陈三公开黄阁,听事寝堂,置鸱尾。故黄阁亦用作三公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