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定县
唐至德二载(757)改兴安县置。治今广西永福县西南。历属桂州、静江府、静江路。宋移治今永福县西北,元又移治今鹿寨县东北里定。明正统五年(1440)废入永福县。
唐至德二载(757)改兴安县置。治今广西永福县西南。历属桂州、静江府、静江路。宋移治今永福县西北,元又移治今鹿寨县东北里定。明正统五年(1440)废入永福县。
①即郫邵。春秋晋邑。即今河南济源市西邵原。《左传》文公六年(前621):晋“赵孟使杀(公子乐)诸郫”,即此。参见“郫邵”。②城邑名。即今四川郫县。《蜀王本纪》曰:“望帝沿汶山下邑曰郫”,即此。秦灭蜀置
官名。(1)北齐置。长秋寺长官,员一人,从三品,任用宦者。(2)南朝陈置安德宫长秋卿,掌安德宫(文帝沈皇后为皇太后时宫名)诸项事务,以士人充任。(3)北魏大长秋之尊称。
明末三案之一。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一男子名张差,手持木棍,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之慈庆宫,击伤守门太监,至前殿时被执。经审讯,供系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指使。朝臣或疑郑贵妃欲谋害太子。神宗和太
一名钲铖。古代敲击乐器。用青铜铸成,为行军时所用。形体似钟,狭长,柄细长可用手执。使用时,口朝上,以槌敲击。盛行于春秋时期的徐、楚、吴等国。西汉时仍有使用。与此相似的乐器有名“句鑃”者,见于春秋晚期吴
火药的一种。明始用。由石黄、雄黄、雌黄、硫黄、黑砒、芦花、艾肭、松香、豆末、干粪、巴霜、硝火、箬灰、柳灰、银杏叶等组成,常置入飞云霹雳炮等炮弹中,用于施放毒气、偷营劫寨、冲锋破敌。
东北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1935年在内蒙古赤峰(时属热河省)红山发现,1954年定名为红山文化。距今约六千年。主要分布于西辽河流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内蒙古平原的过渡地带。陶器主要有两种,一是
又作巡守。传说古时帝王每隔五年要视察诸侯所守之境,称巡狩。《白虎通·巡狩》:“王者所以巡狩者何? 巡者,循也;狩者,牧也,为天下循行守牧民也。”汉高祖曾用陈平计,伪称巡狩云梦以会诸侯,乘楚王韩信前来迎
陕甘回民起义军与清军的最后一战。清同治四年(1865),马文禄在肃州(今酒泉)领导回民发动反清起义。七年,清军久攻肃州不下,遂以“招抚”名义与马文禄“媾和”,肃州交由马文禄管制。十年,沙俄侵占伊犁,清
即“清乾隆内府舆图”。
即今甘肃、四川二省境内白龙江。《书·禹贡》“西倾因桓是来”,即此桓水。发源于西倾山南,屈曲东南流至今甘肃舟曲县东与古羌水(即今岷江)合,又东南至今文县东与古白水(即今白水江)合,东南流入今嘉陵江。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