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祁廷谏

祁廷谏

?—1656

明末清初西宁(今属青海)人。土族西祁土司。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袭父祁德西宁卫指挥使职。崇祯十六年(1643)冬李自成起义军贺锦攻西宁,他与子兴周、肇周和西李土司李洪远等守城抗拒。次年诈降,诱杀贺锦等三千人。起义军辛思忠攻占西宁,他被俘囚西安。清军入陕,获释,令招抚河西诸族。清顺治五年(1648)准照旧承袭原职,十年病老告退。由子兴周袭职。

猜你喜欢

  • 巴江

    《三巴记》的巴江指今四川嘉陵江;《太平寰宇记》的巴江指今四川通江县巴水;《元丰九域志》始称《水经注》的北水为巴江,即今四川南江县、巴中市北的南江和巴中市南、平昌县境的巴河。

  • 司州牧

    官名。京畿地区最高行政长官。魏晋以畿辅为司州,置司隶校尉统之。东晋渡江,罢司隶校尉,改为扬州刺史;一说晋武帝时已罢司隶校尉,置司州牧。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398)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次年遂始置司州

  • 䤈僮尸逐侯鞮单于

    ?—63东汉时南匈奴单于。名适,呼韩邪单于比之子。永平二年(59)伊伐于虑鞮单于死后,继立为单于。五年率骑击退北匈奴对云中之侵扰。次年死。

  • 周去非

    南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直夫。学于张栻。隆兴进士。历试桂林尉,州学教授等。淳熙五年(1178)著《岭外代答》,记岭外制度方物等颇详。仕至绍兴府通判。

  • 三统说

    又名三正说。始于西汉《尚书大传》,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和东汉班固等纂集的《白虎通·瑞贽·论三正之义》均有阐发。主要涵义为:(1)每个朝代都有一“统”,受之于天;旧王朝背时,新王朝则承应天

  • 协济钱粮

    见“协拨”。

  • 城父县

    秦置。治今安徽毫州市东南城父集。属泗水郡。西汉属沛郡。东汉属汝南郡。三国魏属谯郡。晋属谯国。南朝宋并入浚仪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复改浚仪县为城父县。属谯郡。唐属毫州,天祐二年(905)改为焦夷县。

  • 舜化贞

    ?—902唐时南诏末代王。公元897—902年在位。继父隆舜嗣立为王,改元中兴。后为清平官郑买嗣所杀,南诏亡。自细奴逻起,传十三世,凡二百五十四年。

  • 顾安

    元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字定之。曾任兰溪、龙岩等地巡检。至正五年(1345),调任常州录事司判官。后任同安县尉。善画墨竹,传世作品有《新篁图轴》、《竹石图轴》等。

  • 高昌回鹘

    即西州回鹘。因其首府设在汉高昌壁(今新疆吐鲁番东),即唐西州(后称和州)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