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红巾军

红巾军

①南宋民间抗金军事组织,因以红巾为标志而得名。建炎元年(1127),河东各地有红巾军进行抗金活动,屡败金兵,尝进攻金军大寨,金军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即粘罕)几乎被擒。金军残酷镇压,而红巾军更盛。②南宋人民反抗统治者,亦往往以红巾为标志,如建炎四年,有红巾军攻打均州(治今湖北丹江口西北)。嘉定十二年(1219)兴元府(治今陕西汉中市)士兵张福、莫简起义反抗宋朝统治,“以红巾帕蒙首,号红巾队”,旋为宋将张威所破。当时其他地区也有以红巾军为名的起义军。③元末农民起义军亦多以红巾裹首,称红巾军,又称红军。④清咸丰年间广东天地会陈开、李文茂领导的起义军蓄发易服,头裹红巾,世称“红巾军”。⑤上海小刀会起义、湖南朱洪英起义,也有称之为“红巾军”者。

猜你喜欢

  • 祭遵

    ?—33东汉初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字弟孙。更始年间,从刘秀征河北,任刺奸将军。建武二年(26)任征虏将军,定封颍阳侯。先后率兵与诸将平定弘农、新城,击破涿郡张丰,征讨公孙述及隗嚣,屡建战功。后卒

  • 天齐渊

    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东南龙池附近。源出南郊山下,五源并发,南北三百步(一步六尺),广十步。北流注于淄水。《水经·淄水注》引《地理风俗记》:“齐所以为齐者,即天齐渊名也。”春秋战国时,齐国境内八神之

  • 徐次铎

    南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一作金华(今属浙江)人,字文伯。绍熙进士。历山阴尉、衙州通判。著有《中兴兵防事类》、《唐书传注补注音训》。

  • 㡉县

    㡉一作惤(《续汉书·郡国志》)、��(《宋书·州郡志》)。西汉置。在今山东龙口市西南。《说文》:“㡉,布也,出东莱。”县当以产㡉布

  • 仲弓

    即“冉雍”。

  • 北大王院

    官署名。辽代置,属北面官。亦称北王府、北大王府。分掌部族军民之政。天赞元年(922),太祖阿保机以迭剌部强大难制,析其为五院、六院二部,各设夷离堇统之。会同元年(938),改二院夷离堇为大王,因此,五

  • 唐律疏议

    书名。本名《律疏》。唐永徽三年(652),高宗令长孙无忌等为上年修订的律书(永徽律)逐条详释,并设有问答,成三十卷,于次年颁行。开元二十五年(737)又重加刊定,故今所见刊本有永徽以后的地名、职官、名

  • 右地代

    十六国时人。匈奴族铁弗部。夏主赫连勃勃长兄。尝受父刘卫辰遣,率骑与北魏战于河东,为魏所败。晋义熙三年(407)勃勃建大夏国,拜为丞相,封代公,寻领幽州牧。

  • 哈剌嗔

    明蒙古部名。源于元代的哈剌赤。达延汗统一东蒙古后,与阿速等部合称永邵卜万户。明末为林丹汗击溃,后朵颜卫兀良合人袭用此部名。今作喀喇沁。

  • 尕最

    撒拉族世袭总掌教名。原为伊斯兰教中宗教法官,撒拉族于明初确立土司制后,演变为世袭总掌教名,驻循化街子。自明末到清末共传十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