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背批

背批

官府批文程序。宋代官员任职或出行,若主管官府无印纸,可取官员本人台敕或宣札、公据,于背面批写某时差到干办某事、至某时替罢及有无不了事件等,由本司长官具衔签押盖印,称为背批。又官告后面批书官员三代、乡贯,亦称背批。

猜你喜欢

  • 婺川县

    隋开皇十九年(599)置务川县,治今贵州沿河县境,后废。宋初复置。元至元间,改名婺川。明属贵州思南府,清因之。1959年复名务川县。

  • 王君政

    隋人。炀帝时,任虞部主事。大业三年(607),与屯田主事常骏等出使赤土(在今马来西亚马来亚的吉打,或说在今巨港、马六甲等),携织物五千段,以赐赤土王。十月,自南海郡乘舟出发,途经焦石山、师子石等岛屿,

  • 重庆教案

    ①清同治元年(1862)法国天主教川东主教范若瑟(Joseph EugeneJean Claude Desfleches,1814—1887)强占重庆崇国寺(长安寺)改建教堂,引起公愤。民众打毁天主堂

  • 通判

    官名。又称半刺,俗称倅。宋乾德元年(963),初置于湖南诸州。二年,惩五代藩镇专擅之弊,又置于各藩镇,皆以朝臣充任。因有与州郡长官共同处理政务之意,故名。其后遂为定员。州郡之政皆需通判与长吏签议连署方

  • 瓦岗

    古地名。隋时属东郡,在今河南滑县东南。隋末翟让起义,以此为根据地。

  • 老晋隆洋行

    外资商行。清光绪十七年(1891)由美商创办于上海。资本为一万两银。主要从事机器卷烟业。

  • 通变论

    《公孙龙子》篇名。旨在解说名实变化之“当”与“不当”,故名。以“二无一”为全篇宗旨,认为“不同类”之“二”不能“相与”、混合而为“一”。以右与左、牛与羊、白与青、金与木等为例,说明二者之不同“类”,混

  • 宋瓦江

    《金史·地理志》上京路水有宋瓦江,即今吉林松花江上、中游。

  • 花帽军

    金末河北地区地主武装。首领郭仲元、郭阿邻、李霆等抵抗蒙古军有功,均赐姓完颜,特命其军名花帽军。后被金廷调往山东镇压红袄军杨安儿、郝定等部。

  • 左雄武府

    官署名。隋大业三年(607)置,隶左、右备身府,与右雄武府各置雄武郎将,领皇帝亲近禁军骁果,以武勇郎将为副贰,有司兵、司骑二局,并置参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