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曹
官署名。亦称谋曹。职主谋议。西汉丞相府置,为所属诸曹之一。东汉三公府皆置。主管者为议曹掾,秩比三百石。又,郡县亦置。三国魏公府列曹亦置。晋代州郡沿置。南朝宋、齐、梁、陈州皆置,以从事史(从事)主之,郡亦或置,以掾主之。又,南朝宋、梁尚书亦置。
官署名。亦称谋曹。职主谋议。西汉丞相府置,为所属诸曹之一。东汉三公府皆置。主管者为议曹掾,秩比三百石。又,郡县亦置。三国魏公府列曹亦置。晋代州郡沿置。南朝宋、齐、梁、陈州皆置,以从事史(从事)主之,郡亦或置,以掾主之。又,南朝宋、梁尚书亦置。
?—1795一作陈周。清福建同安(今厦门北)人。自幼居台湾。乾隆五十七年(1792)回同安参加天地会。六十年,从陈光爱起义,事败奔彰化湖仔庄,与马江等密谋再起。后彰化县民抢米骚动,遂乘势举兵,攻破鹿港
春秋周地。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前519):“单子取訾”,即此。又称“东訾”;二十四年,阴不佞从津人得成周宝珪,“王定而献之,与之东訾”。一说“单子取訾”,为“西訾”;“东訾”在今
官名。北魏置,掌皇帝饮食事务,以亲信宦官充任。北齐改称中尚食典御。
书名。近人戴锡章撰。二十八卷。编年体史书。以清陈昆《西夏事略》为蓝本,辅以张鉴《西夏纪事本末》、吴广成《西夏书事》,并参考宋人著述及清末以来学者对西夏文物、文字的研究成果,用十余年的精力著成。征引文献
见“旦当”。
官名。清代八旗步军营之职官。康熙三十四年(1695)置。满洲旗各三人,蒙古、汉军旗各一人,于各旗步军校内派委。正五品。掌率捕盗步军三百二十人,以缉捕盗贼。
?—324晋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字士居。少好兵书,雄豪闻于乡里。初为大将军王敦参军,引荐同郡钱凤,共为敦划策。后任龙骧将军、吴兴太守。永昌元年(322),敦举兵反,乃于吴兴(今浙江湖州)率众响
?—313西晋天水(今属甘肃)人,字台臣。初为东海王司马越参军,转卷令,行豫州刺史事。永嘉五年(311),聚西州流民数千于密县(今河南新密东南),欲还乡里。洛阳陷落后,秦王司马业与司空荀藩假之为冠军将
书名。唐沈既济撰。十卷。记事起大历十四年(779),止建中二年(781)十月。其修撰义例:史事本末必具,善恶必评,月必举朔,史官任免必书,太子卒称薨。已佚。
清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和云南独立后,贵州陆军小学堂和新军中的革命者即谋举义。自治学社张百麟等亲入抚署,要求巡抚沈瑜庆“和平独立”,沈拒绝,且与宪政派合谋“贵州自保”,拟逮捕张百麟等。自治学社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