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谢伋

谢伋

宋蔡州上蔡(今属河南)人,字景思。参政谢克家子。往来青城,毁容败服,助其父奉国玺走宋州。为高宗所知,以为祠曹郎,兼太常少卿。遭秦桧之厄,摈落二十年,始稍外迁而死。著有《四六谈麈》,主张四六文应着眼于命意遣词。其议论亦多切中时弊。另有《药寮丛稿》二十卷,叶适为之作序,今佚。

猜你喜欢

  • 卢文纪

    876—951唐末五代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字子持。唐末,举进士。形貌魁伟,语音高朗。仕后梁,为刑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后唐明宗时,为御史中丞,迁工部尚书。后末帝奇其仪表,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然好

  • 子皮

    ?—前529春秋时郑国人。又称罕虎,属“七穆”之一罕氏。子展之子。郑简公二十二年(前544),继父位为郑执政。时值饥荒,遂送给国人以粮食。次年,见子产贤而有才,将执政让于子产,并助子产理政。死后,子产

  • 宝合丁

    ?—1271元人。任大理等处宣慰使都元帅。至元八年(1271),与王傅阔阔带等合谋毒杀云南王忽哥赤。王府文学张立道遣人走京师告变,世祖派御史大夫博罗欢等来治其狱,诛之。

  • 封隆之

    485—545东魏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字祖裔,小名皮。初为郡主簿,继以平定僧人法庆起事,迁司徒主簿、河南尹丞。又奉使慰谕青、齐二州叛民,除河内太守。父封回为尔朱氏杀于河阴(今河南孟津东北),普

  • 成都县

    战国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前311)置。治今四川成都市。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前285)后为蜀郡治。唐初为益州治。贞观十七年(643)分置蜀县,乾元元年(758)改名华阳县,同为成都府治。元为成都路治。明清为

  • 张贺

    西汉京兆尹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张汤之子。武帝时得宠于卫太子。及太子败,宾客皆诛,因其弟安世上书,乃得减死,下蚕室。后为掖庭令,养育皇曾孙。及皇曾孙立为宣帝,贺已死,乃追思旧恩,为置守冢三十家,赐

  • 鲁共王

    即“刘余”。

  • 冷庐杂识

    书名。清陆以湉撰。八卷,附续编。咸丰五年(1855)成书。主要记载清代和清代以前学者的品行、师承、经历和著述,清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弊端,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的一些情况以及作者对经史、诗词、金石、碑文、书画

  • 渑池

    渑一作黾。地名。因南有渑池得名。战国初属郑,后属韩,后又入秦。有东、西二城:东城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西城在县西十四里。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与秦昭王会于此。《水经·谷水注》:“谷水又东径秦、赵

  • 南戏

    又称南曲、戏文。起源于南宋之温州,也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元灭宋后,仍在江南流行。早期南戏据宋词和民间里巷曲谣演唱,无一定模式。一剧不限折数,依剧情分场(出)。唱曲也不限一人,不限一调。形式较北曲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