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皇族。字弘隐。景宗时,为北院林牙。圣宗统和四年(986),南攻宋。以功拜上京留守,迁北院大王。十六年,再攻宋,败宋兵于遂城。二十三年迁南院大王。后为北院枢密使。开泰二年(1013),封豳王,攻讨达旦
新疆古城遗址。在今焉耆西南12公里博格达沁。城周3公里。城郊有大型汉唐墓葬。出土汉镜、包金铁剑、金质龙纹带扣和陶器等。一说为焉耆国都员渠城遗址。
官署名。北宋初置,景德三年(1006)改称内东门司。
仆(僕)中国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之称谓。后泛指被役使之仆人。又称世仆、家奴。《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赞:“卫青奋于奴仆。”奴仆社会地位低下,深受压迫。明末清初,南方奴仆的反抗斗争不断出现,被称为“奴
唐方镇名。宝应元年(672)设,以幽州节度使兼卢龙节度使,治幽州(今北京西南)。参见“范阳节度使”。
官名。北周置,夏官府属官,员二人,统武候兵,正四命。下设武候率上士、武候倅长下士以佐其职。武帝时,增置武候上大夫、次大夫,位在其上。又分置左、右,称左、右武候。隋开皇元年(581)罢。
科举考试中专为皇族子弟设置的考试。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始立宗子试法。分为宗子三科,即袒免亲有官锁应,非袒免亲无官应举,袒免亲无官取应。凡宗室袒免亲(即六世内)已授官者,可同其他有官人一起锁厅应
?—721吐蕃赞普墀德祖赞时大臣。唐神龙元年(705)时任职。常在赞普牙帐、温江多宫,或多思麻边地,协调政务,征收税金,备受信任。在任十六年中,除两年外,每年皆主持吐蕃集会和会盟。有时一年两次主盟。主
明代征兵方法之一,为卫所军士主要来源。明初规定,民三丁以上垛正军一名。正军死,以*贴户丁补。成祖即位,令正军、贴户更代,贴户单丁者免;当军之家免一丁徭役。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大胥置,北周沿置。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北周保定四年(564),改大司乐为乐部,遂为乐部中大夫属官。掌教授舞乐及纠正演奏、舞蹈者的错误。正二命。下设乐胥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