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邹浩

邹浩

1060—1111

北宋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志完,自号道乡居士。元丰进士。历扬州、颍昌府教授、太常博士,出为襄州教授,著《论语解义》、《孟子解义》。迁右正言,以谏立刘后,乃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召还,复为右正言,迁左司谏,上疏谓当“恤公议”、“谨独断”。进中书舍人,同修《神宗国史》,迁吏、兵部侍郎。知江宁府、越州、杭州。再以谏立刘后事,贬永州等地。崇宁五年(1106)返故里。著有《道乡集》。

猜你喜欢

  • 太守

    官名。战国时为郡守尊称。西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改郡守置,为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掌民政、司法、军事、财赋等,得自辟僚属,秩二千石。新莽改称大尹。东汉复置。魏、晋、南朝宋皆五品。陈依郡的大小分为三等,

  • 悉利移

    古骠国城名。也作悉利城。故址在今缅甸抹谷附近。其城主名舒难陀,为骠国王雍羌之弟。贞元十八年(802)至唐献国乐,凡曲十二,并乐工三十五人,德宗授舒难陀以太仆卿之职。一说骠国王雍羌之弟即名悉利移。相传为

  • 门摊

    赋税名。元代北方按户征收的赋税都称门摊,刘敏中《都堂提说事目》:北方百姓“每户门摊五两,内包银四两,俸〔钞〕一两”。南方,指湖广等地的酒醋税,每户平均一两二钱,征收时则按各户田亩多寡分摊不同数额。百姓

  • 南建州

    元天历二年(1329)升定安县置。治今海南定安县。属乾宁军民宣抚司(后改乾宁安抚司)。明洪武元年(1368)复为定安县。

  • 布特哈衙门

    满语官署名。布特哈,意为“渔猎”。即“打牲乌拉衙门”。

  • 暨阳县

    ①《晋书·地理志》作既阳县。西晋太康二年(281)分无锡、毗陵二县地置。治今江苏江阴市东南长寿镇南。属毗陵郡。《宋书·州郡志》作“暨阳县”。属晋陵郡。隋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属暨州。九年废入江

  • 噶尔弼

    ?—1727清满洲镶红旗人,纳喇氏。初官前锋参领。康熙五十九年(1720)为定西将军,入西藏进讨准噶尔部大策零敦多布,率先攻克拉萨。次年奉命往守西藏,托病不行,革职。雍正三年(1725)任奉天将军。

  • 大圣寿万安寺

    佛寺名。位于大都白塔前(旧址在今北京阜城门内大街)。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二十五年建成,仁宗时续建。置万安规运提点所(改总管府,升寿福院)以领之,后改寿福总管府,下辖万安营缮司。寺内置世祖

  • 隋略

    书名。唐敬播撰。二十卷。贞观初,播奉命协助颜师古、孔颖达修撰《隋史》,遂将隋代有关资料,著为是书。隋堤 隋代开通济渠,沿渠筑堤。后称“隋堤”。唐诗人杜牧、罗隐、秦韬玉等均有《隋堤柳》、《隋堤》诗。今犹

  • 辅臣

    即辅政大臣。多用以称宰相。明初指中书省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内阁制度形成后,指内阁大学士,其中又有首辅、次辅和群辅之分。《清史稿·圣祖纪一》:“辅臣鳌拜擅杀辅臣苏克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