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
①战国韩哀侯二年(前375)灭郑,并其国,韩因徙都郑(今河南新郑),故韩王亦称郑王。②辽代封爵。耶律隆祐、萧惠、萧虚烈、萧革、耶律淳等先后受封。③金代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刘筈、完颜永功、完颜永蹈等先后受封。天兴二年(1233),崔立政变,自号郑王。④明藩王封爵。明仁宗次子朱瞻竣受封,其后子孙承袭,至明亡。
①战国韩哀侯二年(前375)灭郑,并其国,韩因徙都郑(今河南新郑),故韩王亦称郑王。②辽代封爵。耶律隆祐、萧惠、萧虚烈、萧革、耶律淳等先后受封。③金代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刘筈、完颜永功、完颜永蹈等先后受封。天兴二年(1233),崔立政变,自号郑王。④明藩王封爵。明仁宗次子朱瞻竣受封,其后子孙承袭,至明亡。
北宋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西)人,字和叔。曾从程颢学。举进士。以吕公著荐,任崇文院校书,因非议新法,被贬七年不仕。后复官至著作佐郎。蔡碓为相时,任职方员外郎,深自趋附,交结章悖、黄履,人目为四凶。因与蔡
官名。北魏置,尚书省南部曹长官。初员一人,后以南方州郡数量最多,权重政繁,故设员二人或二人以上。崔逞曾以此职录尚书三十六曹事。除管理南方州郡事务外,还统兵南进。多由本部属官迁任。太和改制罢
即“耶律倍”。
春秋末鲁国人,名郢,字行,一作子行。孔子学生。
即“巡狩”。
汉代一种给牛御寒的覆盖物,以草或乱麻编成。《汉书·王章传》:“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颜师古注:“牛衣,编乱麻为之,即今俗呼为龙具者。”王先谦《汉书补注
书名。元姚桐寿撰。一卷。桐寿,字乐年,建德(治今浙江建德东梅城)人。顺帝至元中为余干教授。至正中流寓海盐(今属浙江)著此书。所记轶闻琐事,多近小说家言。但述杨完者杭州之捷,张士诚杉青之败,可与史传相参
又称姜女、周姜。周古公亶父之妃。姜姓,有邰氏女,生太伯、仲雍、季历。有贤德,古公亶父有事尝与谋。
官名。东晋公府及节镇等幕府僚属有城局参军。南朝宋公府置城局贼曹参军一人,位七品。齐公督府复置城局参军。北齐三师、二大、三公及州刺史等府多置之,其品秩依府主地位高低而有不同,一般在六品至八品之间。北周大
书名。清秦缃业等辑注。六十卷。始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四月,止于钦宗靖康二年(1127)五月康王(即高宗)即位。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久已散佚不全,清乾隆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