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镰刀
长柄有钩的刀。柄长一丈五尺,刀背厚实,上安钩,形似镰刀。用途甚广。守城,多以钩梯和攀援敌兵;水战,多以钩搭敌船,断敌船缆绳和帆篷索系,或以钩取落水之敌;步骑交战,多用以钩敌骑。还可以作火具,以其拨火薪,或助其盛,或灭其火。明代使用。
长柄有钩的刀。柄长一丈五尺,刀背厚实,上安钩,形似镰刀。用途甚广。守城,多以钩梯和攀援敌兵;水战,多以钩搭敌船,断敌船缆绳和帆篷索系,或以钩取落水之敌;步骑交战,多用以钩敌骑。还可以作火具,以其拨火薪,或助其盛,或灭其火。明代使用。
即“女奚烈资禄”。
①明、清时称元末贾鲁疏浚的黄河河道。故道起自今河南兰考县东北黄陵冈,东经山东曹县西南、河南民权县东北,又经商丘市北、虞城县南,又东南经夏邑县和安徽砀山县之间,东流经萧县北,至今江苏徐州市北与当时的会通
科举科目之一。唐代设。笔试《说文》四帖、《字林》六帖,口试不限条数。凡通训诂兼会杂体者为通,皆通者为第。
亦作白洪大哈、白忽台可汗。明代蒙古哈剌嗔部人。伯思哈儿长孙。俺答汗封贡时,授指挥同知,在宣大边外旧开平、独石口外一带住牧。万历元年(1573),袭祖职都督同知并嗣昆都仑汗。与其叔青把都儿掌哈剌嗔部,每
官名。高昌麴氏王朝置。由王子充任。与交河公共同协理高昌国事。
官署名。明置。有局郎、局丞。为东宫宦官六局之一。
即“补服”。
学校名。中国第一所民间自立师范学校。清光绪二十八年春(1902)张謇在江苏通州(今南通)创办。该校以造就小学教师为宗旨,招收举贡生监为师范生,学生入学年龄在十八岁至三十岁,学习年限,本科四年。毕业时可
官名。城邑之长,春秋时齐国有此官。《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田襄子既相齐宣公,三晋杀知伯,分其地。襄子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与三晋通使,且以有齐国。”
清代各省乡试正、副主考官之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