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威城
在今山西朔州市西南。北宋置。《续资治通鉴》:靖康元年(1126),西夏攻此,摄知城事朱昭力战而死,城遂破。
在今山西朔州市西南。北宋置。《续资治通鉴》:靖康元年(1126),西夏攻此,摄知城事朱昭力战而死,城遂破。
官名合称。晋初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尚书,太康中改为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尚书,均合称“六曹尚书”。皆为朝官,分曹管理政务,职权渐重,遂为中央执政机构之核心。东晋省其一,
隋初改南谯州置。治新昌县(后改名清流县,今滁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滁州市及来安、全椒二县地。大业初废,地属江都郡。唐武德三年(620)分扬州地复置。治清流县,辖境仍旧。宋属淮南东路。元至元十四年(12
①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初,四川始用纸币,称为“交子”,由富民十六户发行。后富民家资衰落,不能完全兑现。天圣元年(1023)改由官府发行。以铁钱作币值本位。面额自一贯至十贯不等,发放时临时书填,后改为
科举考试科目。隋始置。唐代尤贵此科,其得人亦为最盛。科试分为诗、赋及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后以箴论表赞,代诗赋试策三道。宋立为最重要之科目。考诗、赋、论、时务
昇)(1357-?元随州随县(今湖北随州)人。明玉珍子。至正二十六年(1366)春,继父位为大夏皇帝,尊母彭氏为皇太后,垂帘同听政。次年,改元开熙。曾遣使贺朱元璋即大明皇帝位,后绝和好。明洪武三年(1
又译失力哥、失儿古额秃、帖柳兀秃。蒙古八邻氏。泰赤乌部属民,与其子阿剌、纳牙阿投奔成吉思汗。蒙古建国,为千户功臣之一。元太宗八年(1236),受封河间路临邑县五户丝户一千四百五十。
即“子路”。
清代大朝会时官员排班行礼的位标。铜铸,呈山状,高约30厘米,上嵌铸满汉字品级阶位。举行典礼时,摆列在太和殿前丹墀内御路两旁,东、西各两行,每行自正、从一品至正、从九品,各十八座,总共七十二座。参加朝贺
地名。清乾隆朝平定准噶尔后建有鄂博。道光五年(1825)俄兵侵入筑屋,清政府照会后,被迫撤退并拆毁;次年清兵巡边,又毁其基址。同治三年(1864)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后,为沙俄割占
1839—1904清末满洲正蓝旗人,郭博罗氏,初名常顺,字鹤汀,一作和亭。早年出身蓝翎侍卫。以镇压回民起义有功,擢头等侍卫加副都统衔。同治十年(1871)署乌里雅苏台将军,后调任巴里坤领队大臣、哈密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