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德八年(625)分巴、集二州置。“以县西一里壁山为名”(《寰宇记》)。治诺水县(天宝改名通江,即今县)。天宝元年(742)改为始宁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壁州。辖境相当今四川通江县和万源县部分地
见“转般”。
三国吴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伟平。历仕五官郎中、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著有《后汉书》、《会稽先贤传》。
官署名。简称军头引见司。宋初有军头司与引见司,端拱二年(989),改军头司为御前忠佐军头司,引见司为御前忠佐引见司。后合为一司,掌诸军拣阅、引见、分配之政。皇帝外出遇陈诉,负责问明情况回奏。北宋时设勾
532—579北周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宇文泰族子。北周保定元年(561),袭爵长广县公。四年,进骠骑大将军。建德元年(572),参与周武帝谋诛权臣宇文护,迁京兆尹。三年,出为熊州刺史。从周武
东汉会稽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光武帝时,举为孝廉。为使其弟晏、普成名,分家产时自取肥田广宅及奴婢之健壮者,以瘠田劣奴付与二弟,使晏、普以谦恭克让被辟举。旋大会宗亲,申明以前所为,复将家产归还二弟,以
唐代选人未满期限而能试文三篇者,谓之宏辞,中试者即授官。后唐长兴元年(930)停。
宋蔡州上蔡(今属河南)人,字景思。参政谢克家子。往来青城,毁容败服,助其父奉国玺走宋州。为高宗所知,以为祠曹郎,兼太常少卿。遭秦桧之厄,摈落二十年,始稍外迁而死。著有《四六谈麈》,主张四六文应着眼于命
官名。明洪武时分置于五军都督府中,从五品,掌理军中刑狱。洪武十三年(1380)改置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乃以中军都督府断事官为五军断事官。十七年,改五军各设左、右断事二人,分理五军府刑名。建文
见“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