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五里牌竹简
战国时楚国竹简。1951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市东郊五里牌400号楚墓。墓曾被盗,具二椁二棺,属战国晚期墓。所出竹简共三十八支,皆残断,最长者仅13.2厘米,宽度皆在0.7厘米左右。墨书文字,字数最多的一简六字,少仅一二字。内容属遣策。一般是在简上半部记器物名称与数量,有的在中部注明器物在墓内之位置。所记物品有铜、竹器及丝织品等。系近代首次经科学发掘出土的战国竹简。
战国时楚国竹简。1951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市东郊五里牌400号楚墓。墓曾被盗,具二椁二棺,属战国晚期墓。所出竹简共三十八支,皆残断,最长者仅13.2厘米,宽度皆在0.7厘米左右。墨书文字,字数最多的一简六字,少仅一二字。内容属遣策。一般是在简上半部记器物名称与数量,有的在中部注明器物在墓内之位置。所记物品有铜、竹器及丝织品等。系近代首次经科学发掘出土的战国竹简。
北周武成二年(560)改东雍州置。治龙头城(今闻喜县东北),后移治柏壁城(今新绛县西南),建德六年(577),又移治玉壁城(今稷山县西南)。隋开皇三年(583),移治临汾县(十八年改正平县,今新绛县)
郡国向中央政府递交的年度报告。《宋书·百官志》:“汉制,岁遣上计掾、史各一人,条上郡内众事,谓之阶簿,至今行之。”又《续汉书·郡国志》海盐县云:“案今计偕簿,县之故治,顺帝时陷而为湖,今谓为当湖。”此
古族名。唐代分布于今贵州南部。因在东谢之南,故名。贞观三年(629),首领谢强入朝,以其地置南寿州,次年更名庄州,封强为刺史。领县八:石牛(今惠水或独山)、轻水(今福泉)、安东(今罗甸)、多乐(今贵定
勋阶称号。唐贞观十一年(637),改上大将军为之,置为十转勋官,正三品。宋代为第三等勋官,正三品。金代为第三阶勋官,正三品。元代为第三阶勋官,正二品,只用于封赠。明代为第三阶武勋,正二品,授再考称职者
①本春秋赤狄潞子国,后为晋所灭,西汉置县。治今山西潞城市东北古城村。属上党郡。西晋为上党郡治。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废入刈陵县。②西汉路县,东汉作潞县。治今北京市通州区东城子。属渔阳郡。西晋属燕
法典名。五代后唐同光时,刑部尚书卢质纂。十三卷。已佚。
清代按保甲组织编制的户籍册。由循册和环册组成,两册的格式、内容相同。以户为单位,记载田地、税粮、房产的数目;并该户户主、亲属以及雇工店伙、左邻右舍等。清政府规定,各户如有迁移生死、婚嫁增减等事,须报告
官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七月清廷为改革官制而特设,负责新官制的制订及审核。其中总司核定大臣三人,编纂大臣十四人。均为兼职,由部分王公、军机大臣、大学士、各部尚书及直隶总督充任。事毕后不再活动。
科举考试用语。属于考生答卷违式例之一。考生所答试卷,有一定格式。卷面有红线画出的横直格,每页的行数及每行的字数均有规定,如超越行、格随意书写者即为越幅。凡越幅者,即以违式论,试卷贴出,不予录取,旨在防
中医名词。(1)指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五种过劳致病因素。见于《素问·宣明五气篇》。(2)指志劳、思劳、心劳、忧劳、瘦劳五种情志劳伤。见于《诸病源候论·虚劳候》。(3)指五脏的劳损。即肺劳、肝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