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①国名。(1)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芮城西北。春秋时,于前661年为晋所灭。晋以其地封予大夫毕万为食邑。(2)战国七雄之一。毕万后人以魏为氏,为晋六卿之一。公元前453年,与赵、韩灭知氏,形成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周王确认魏文侯为诸侯。文侯任用李悝改革内政,西夺秦河西地,南败楚,攻占大梁,北灭中山,成为当时的强国。魏惠王二十六年(前344),在逢泽(今河南开封东)召集秦、韩、宋、卫、鲁等国相会,自称为王。后为齐败于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一说今河北大名东南),又屡为秦所败,国势渐衰。魏王假三年(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为秦所灭。其疆土极盛时据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西至今陕西东部,东北有今河北大名、广平和山东冠县等地。国都原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惠王九年(前361)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亦称梁。②朝代名。(1)三国之一。汉献帝延康元年(220),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都洛阳(今属河南),史称曹魏。统治区域为今淮河两岸以北中原地区和秦岭以北关中、陇右、河西地区,西包新疆,东抵朝鲜半岛西北。元帝曹奂咸熙二年(265),为西晋所代。历五帝,四十六年。(2)见“冉魏”。(3)见“北魏”。(4)见“东魏”。(5)见“西魏”。③政权名。隋大业十三年(617),李密称魏公,年号永平。置官署,设行军元帅魏公府于巩县(今河南巩义东北)南,据有今河南大部分郡县。次年,李密降唐,魏亡。凡一主,共二年。

猜你喜欢

  • 杨塘长官司

    土司名。明永乐四年(1406)置,治所在今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居民主要为傈僳族。

  • 鸡笼山

    ①即今江苏南京市玄武湖南鸡鸣山。因状如鸡笼,故名。相传南朝宋时因山旁玄武湖中常有黑龙出现,故又称龙山。齐永明二年(484),竟陵王子良镇西州,开西邸于鸡笼山,即此。明初置观象台于山巅,亦名钦天山。又东

  • 李继岌

    ?—926即魏王继岌。后唐庄宗长子。同光三年(925),封魏王,为西南行营都统,率都招讨使郭崇韬灭前蜀,军政号令一出崇韬。蜀平,宦官李从袭等因财物多入招讨使府,言崇韬将割据蜀地,禀告庄宗与刘后。刘后乃

  • 杨思恭

    ?—945五代时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历事闽景宗、天德帝,为兵部尚书,迁仆射、录军国事。善聚敛,累增田亩山泽之税,至于鱼盐蔬果,无不倍征,国人号为“杨剥皮”。后被南唐军俘杀。

  • 助饷

    明末田赋加派之一。崇祯八年(1635),为筹措军饷,凡士大夫家,赋银每两加二钱。民间十两以上者,每两加一钱。后一律每两征收一钱。因饷名义上出于捐助,故名。

  • 砖瓦院

    西夏官署名。掌砖瓦与陶器制作。仁宗仁孝《天盛年改定新律》属五品(末品)。

  • 大中译

    官名。清代西藏嘎厦所属官员之一。隶于噶伦。办理文书交际之事。设六品官二人。遇有缺出,以小中译、嘎厦卓尼尔补之。

  • 徭律

    律名。关于徭役征发、工程量计算及工程质量管理的单行法律。秦“徭律”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其中规定,逃避徭役者处以重刑,并连及邻伍和里典。《汉书·昭帝纪》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天下人皆直戍边

  • 齐同

    ①算学术语。首见于赵爽《周髀算经注》与刘徽《九章算术注》。源于分数加减运算中的通分。刘徽云:“凡母互乘子谓之齐,群母相乘谓之同。”同即将诸分数化成同一分母,使之相与通同;齐即使分子与分母相齐,保持各分

  • 宇文籍

    770—828唐人,字夏龟。宪宗时,以咸阳尉直史馆,预修《顺宗实录》。穆宗时,为驾部员外郎、史馆修撰,预修《宪宗实录》。文宗时,为谏议大夫,专掌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