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都思
一译米赫斯。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清道光十五年(1835)来华,先后在广东、山东、上海、浙江、福建诸地活动。鸦片战争中曾任英军翻译。二十三年定居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近代印刷所墨海书馆。二十八年与慕维廉、雒魏林非法闯入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传教,酿成青浦教案。咸丰三年(1853)曾翻译部分太平天国印书,并加评语,主张英国暂采中立政策。七年回英,病死。著有《中国,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前途》、《上海及其近郊概述》、《神学总论》(太平天国曾刻其前八章,改名《天理要论》)等多种。
一译米赫斯。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清道光十五年(1835)来华,先后在广东、山东、上海、浙江、福建诸地活动。鸦片战争中曾任英军翻译。二十三年定居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近代印刷所墨海书馆。二十八年与慕维廉、雒魏林非法闯入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传教,酿成青浦教案。咸丰三年(1853)曾翻译部分太平天国印书,并加评语,主张英国暂采中立政策。七年回英,病死。著有《中国,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前途》、《上海及其近郊概述》、《神学总论》(太平天国曾刻其前八章,改名《天理要论》)等多种。
即“中兴将帅别传”。
在今湖北宜都市北古老背。《资治通鉴》:三国蜀汉章武二年(222),刘备率诸将伐吴,“军于夷道猇亭”,后为吴将陆逊所破,即此。
唐闽(今福建福州)人。幼于洪州高安(今属江西)黄檗山出家。曾游天台,入长安,后受人启发,往洪州百丈山参怀海为师,自号“黄檗”。提倡“无心”(心如木石)的修行方法,反对读经求道。以“其言简、其理真、其道
官名。麴氏高昌国主客部次官,协助主客长史处理本部事务。如被派遣到诸城相监检校,则称“城令”。
前53—后18一作杨雄。西汉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字子云。世代以农桑为业,家产不过十金。为人口吃,好学深思,博览群书,不为章句之学。成帝时,为侍郎,给事黄门。新莽时,转为大夫,校书天禄阁。初好辞赋,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飨客之舍名。参见“传舍”。
书名。清王有光撰。四卷。成书于嘉庆年间。是书注释谚语三百零四条,揭露清代社会的腐朽,反映农民的悲惨处境。个别处有宿命论、因果报应之说。全书以六条谚语说明其编排体例,有启、正、续、末诸目,每目之内,细目
1663—1738法国人,字永维。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康熙三十八年(1699)来华。四十七年起,奉圣祖命,与诸传教士采用欧洲新法,实地测绘,历时十年,主持完成《皇舆全览图》。后卒于北京。译著有《易经》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北。《资治通鉴》:唐大历十四年(779),吐蕃与南诏合兵入蜀,“东川出兵,自江油趋白坝,与山南兵合击吐蕃、南诏,破之”,即此。
书名。近人罗振玉编。《殷虚书契前编》八卷,收录自藏及别家所藏甲骨拓片,1913年初版,收二千二百二十九片,1932年修订重版。《殷虚书契后编》二卷,收自藏及别家所藏甲骨一千一百零四片,191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