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七大恨

七大恨

后金征明檄文。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即汗位,建元天命,国号大金,建都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史称后金,以与十二、三世纪女真族先民阿骨打所建金朝相区别。后金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为扩张势力,号召女真族人征明,提出此战斗檄文,主要内容是指谪明朝不尊重双方边界的划分,支持叶赫部等反对后金政权等。具体内容:(一)明朝无故生事边外,杀其父、祖;(二)明背盟出边,保卫叶赫部;(三)后金根据誓约捕杀越界明人,明责令偿命;(四)叶赫因得明助,将许嫁努尔哈赤的女子,转嫁蒙古;(五)后金耕垦柴河、三岔儿、抚安三堡的田地,遭明驱逐;(六、七)明偏袒叶赫,压抑后金。该檄文激发了女真族人反明的民族情绪。努尔哈赤以此为由率2万后金军征明,迅速攻下东州、马根丹和抚顺3城,继破抚安、花豹冲、三岔儿等11堡,成为明边的严重威胁。

猜你喜欢

  • 阙利啜碑

    突厥文碑铭。1912年波兰学者阔特维奇在蒙古国乌兰巴托附近之伊赫·和硕特地方发现。故又称伊赫·和硕特碑。碑今仍存发现地。碑文刻在石碑四边,共29行,残破颇甚。约建于唐开元九年(721)左右。碑主为暾欲

  • 莫何

    中国古代北方一些游牧民族的官号。诸史籍亦译作莫弗、莫贺弗、莫何弗、莫何去汾、莫贺咄、莫弗纥等。见于匈奴贺兰部、乌桓、柔然、高车(敕勒)、室韦、契丹、乌洛侯、突厥等民族。《通典·边防十三·突厥上》云:“

  • 龙门石窟

    见“伊阙石窟”(810页)。

  • 讬尔和札萨克旗

    见“土尔扈特西旗”(72页)。

  • 琐非速檀

    ※叶尔羌汗国官员。初任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总督。※拉失德汗第四子。1570年受兄※阿不都·哈林汗之命,与马黑麻速檀等进攻吐鲁番,俘马速速檀还,※东察合台汗国亡。在吐鲁番时,曾向明朝遣使进贡。

  • 青海善后章程

    清朝约束青海蒙、藏诸族的措施。清道光二年(1822),清军征讨黄河以北藏族后,陕甘总督长龄奏准立此善后章程,规定:蒙古人须着蒙古服饰,不准易藏族衣帽,诡混抢劫;严查蒙、藏歇家(货店),禁奸徒于偏僻处开

  • 珲津

    ?—1659清初将领。蒙古敖汉部人。萨尔图氏。崇德六年(1641),清军围锦州,与台吉诺木齐、武巴什等出城降,授世职牛录章京。编入蒙古镶蓝旗。旋授甲喇额真。顺治元年(1644),随清军入关镇压李自成农

  • 司禾府印

    汉代西域屯田官员印。1959年出土于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东汉合葬墓。桥纽方形,煤精质地,篆书体。通高1.7厘米,边长2厘米。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 大中国

    云南古国名。一作太中国。宋代绍圣元年(1094)大理国权臣高升泰取代国主段正明后所建。升泰在位二年死,其子高泰明遵遗嘱去国号,归政于段氏,立段正明弟段正淳为国王,仍称大理国,或称后理国。

  • 韦州监军司

    参见“静塞军司”(24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