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乙室部

乙室部

①契丹部族名。※遥辇氏部落联盟初期,契丹拥有8部,后随生口日繁,阻午可汗时(735年被推举为汗),扩大整顿为20部,是部从※乙室活部中析出,自立。由撒里本及其兄益古统领。契丹开国后,会同元年(938),辽太宗改其部夷离堇(军事首领)为大王,隶南府管辖,其大王和都监驻镇西南之境,司徒驻鸳鸯泊(一说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一说今内蒙古集宁市东南黄旗海),※闸撒狘(官名)君车轴山。下辖阿里答、欲主二※石烈(相当于“县”,或“乡”)。 ②见“也喜部”(141页)。

猜你喜欢

  • 马发

    旧时蒙古族少年的一种发式。清朝至民国时,主要流行于蒙古土默特等地区。即蒙古少年头顶前部中央所留的一撮头发。蒙古家庭从婴儿出生到剃头时,用剃刀把头发大部分剃尽,仅留下头顶囟脑门上一撮“胎发”,取吉祥之意

  • 外相

    唐吐蕃主管外事之职官。为“纰论”之意译。详见“纰论”(1265页)。

  • 黠戛斯

    古族名。柯尔克孜族先民。汉称坚昆,魏晋南北朝称“纥骨”,唐称“黠戛斯”,曾受突厥统治。唐初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为薛延陀汗国属部之一。贞观十七年(643),遣使至唐,贡貂裘及貂皮。薛延陀汗国为唐所灭后,

  • 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

    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团结蒙汉各族人民共同斗争的第一个群众性的革命组织。简称农工兵大同盟。1925年冬,内蒙古各地蒙汉各族农民、牧民、工人、士兵代表200余人,在张家口举行大会正式成立,选举李大钊为中

  • 奇渥温

    即“乞颜”(122页)。

  • 察哈尔都统

    清朝管理内蒙古察哈尔部的最高长官。驻地在宣化(治今河北宣化),从一品,官阶与将军同。康熙十四年(1675),设口外游牧察哈尔八旗,由在京蒙古都统兼辖。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置都统,驻张家口。掌察

  • 阿速江

    见“乌苏里江”(341页)。

  • 苏尔仲

    见“苏尔慎”(1004页)。

  • 汉蒙对照碑铭

    今人对若干有研究价值的汉蒙两种文字刻写的石碑的统称。共8块,有1240年“十方大紫薇宫圣旨碑”、1257年“释迦摩尼院碑”(亦称“蒙哥汗碑”)、1348年“甘州海牙碑”、1335年“张氏先莹碑”、13

  • 王森

    1912—1991藏学家、因明学家。字森田。河北安新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专攻印度哲学和佛家哲学。毕业后留在当时哲学系主任、著名哲学家汤用彤身边当助手。1935年夏转入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