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石窟寺名。又称灵岩寺石窟。在山西大同市西北16公里武周山(云冈)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石雕佛像、飞天等51000多尊,最大佛像高达17米,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石窟群之一。魏晋以来,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寺宇林立。北魏拓跋鲜卑统治者为了适应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也大力提倡佛教。此石窟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一说兴安二年,即453年),主要石窟完成于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前30余年中。最初由凉州僧人昙曜主持,据《魏书·释老志》载:“于京城(即平城,今大同东北古城)西武州塞,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70尺,次60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此即北魏开国后五个皇帝祈福的昙曜五窟,皆以造像为主题,没有后室。稍后的中部各窟有后室,中央雕镌大佛像,四面、拱门和窟顶上雕刻许多小佛像和飞天、佛经故事。雕刻风格既继承汉代石刻艺术的传统,又吸收外来艺术的有益部分,佛像高大雄伟,颇有犷劲之气,带有早期造像特点。解放后,设云冈石窟文物管理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慕容?

    即“慕容觊”(2438页)。

  • 扎凌山卫

    见“扎岭卫”(192页)。

  • 夫余

    东北古族名,亦为其所建政权名。一作夫馀。来源于中国北方古※貊族迁居东北的一支,一说夫余乃“”之缓读。传说其始祖东明出自※橐离国,逃奔“至本地的夫余而王之

  • 阿鲁浑

    ?—1291伊儿汗国第四代汗。又译阿儿浑。蒙古孛儿只斤氏。※阿八哈汗长子。初受封于呼罗珊。至元十九年(1282)父死,诸王分成三派,互争汗位,其叔※帖古迭儿(又称阿合马)以王族中之年长者嗣位,自以阿八

  • 海力苏他拉

    草原名。“他拉”蒙古语意为“草原”。位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东部,南北宽约15公里,东西长100公里,海拔300—500米。地势平坦开阔,地下水源丰富。春季绿草如茵,夏季野花遍地,牛羊布野,是一处水草丰美的

  • 白玉

    地名。原名麻陇。东连瞻对,东南接义敦县,南界巴安县,西以金沙江与同普界。历为德格辖地。明洪武六年(1373),封土舍降德为麻陇千户,驻扎大吉官寨。宣统元年(1909),改土归流,改为县,隶巴安。

  • 龙许保

    ?—1551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铜仁(治在今铜仁县)人。苗族。※龙子贤、※龙母叟等率领的腊尔山苗民起义失败后,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与苗民吴黑苗等率领腊尔山苗民起义,继续与明军斗争,俘获

  • 额琳沁多尔济

    ?—1756清代蒙古王公。又作额璘沁多尔济。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亲王※策棱第五子,※成衮扎布弟。初授一等台吉,乾隆二十一年(1756),与台吉旺辰多尔济随定边左副将军哈达哈征乌梁海,复进

  • 游子远

    前赵主刘曜谋臣。光初三年(320)六月,赵将解虎及长水校尉尹车结巴人首领句徐、厍(“厍”音“舍”)彭谋反,事觉,皆伏诛。巴众尽举兵,四山氐、羌、羯应之者30余万,关中大乱。子远时任光禄大夫,献“抚剿兼

  • 阿干之歌

    吐谷浑歌名。又作阿干歌。鼓吹大曲。“阿干”,鲜卑语,意为“兄”。西晋太康四年至十年(283—289),鲜卑首领吐谷浑与异母弟慕容廆(又作若洛廆)不睦,被迫率众西迁,慕容廆悔,追而不还,为寄托追思兄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