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云南回民起义

云南回民起义

清咸同年间云南回族人民反清起义。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云南回民歧视、压迫日甚,滇西他郎(今墨西)南安(今双柏)屡次发生汉族恶霸强夺回民厂矿事件。道光二十三年(1843)、二十五年在永昌(保山),咸丰四年(1854)在石羊厂,又连续发生汉族恶霸屠杀回民的事件。官府不但一味纵容,反诬回民“阴谋作乱”。六年云南巡抚舒兴阿甚至秘令各府厅州县“聚团杀回”。六年(1856),云南回民在太平天国与捻军起义影响下,发动保卫民族生存的反清武装起义。起义群众多数为农民、矿工、小商贩,包括汉、彝、白、傈僳、哈尼等各族人民。是时,马金保、蓝平贵在姚州(今姚安),杜文秀在蒙化(今巍山),马复初在新兴(今玉溪),马如龙在建水,徐元吉在澄江,马名魁在丘北,马凌汉在昆明,相继起兵。义军汇合成两支队伍,一支由马复初、马如龙领导活动于云南东部和南部;一支由杜文秀领导活动于云南西部。马如龙领导的一支,于咸丰七年(1857)、十年(1860)、十一年,三度进攻昆明,旋即叛变起义,成为镇压义军的帮凶。杜文秀领导的起义军开始宣布响应太平天国号召;“革命满清”,蓄发易服,用甲子纪年;在大理建立政权,被推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全盛期,曾占领云南53县,势及贵州的兴义、普安,并影响四川及陕西。注意协调民族关系,减轻赋税,奖励农桑,保护工商业,得到各族人民拥护。同治元年(1862),杜文秀派姚得胜(白族)率军入川,配合太平军石达开部作战,被川督骆秉章所阻,不得前进。六年(1867),义军围攻昆明,给清军以有力打击。十一年(1872),清军得法国枪炮,攻陷大理。大理军民惨遭杀害。义军余部仍坚守腾越,同治十三年(1874)起义军失败。

猜你喜欢

  • 卜失兔

    ①亦作卜失兔阿不亥,即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济农博硕克图(2154页)。 ②指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第四代顺义王卜石兔(19页)。

  • 图尔额依格尔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译图尔格依格尔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其首领密尔杂曾获六品顶戴蓝翎。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西300余里乌帕喇特卡伦外游牧,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

  • 蒙古月刊

    蒙文文化改进会创办的刊物。1930年1月1日创刊,铅印,16开,蒙汉合璧。设在北平宣武门外石竹灯庵三号。以研究蒙古社会问题及发展蒙古实业,改进蒙古文化及疏通蒙汉之间的隔阂为宗旨,设蒙古社会、政治、经济

  • 难兜

    西域古国名(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5000,口31000,兵8000。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居民从事农业,种植葡萄诸果。地出铜、铁、银。能作兵器

  • 圣多明哥城

    西班牙殖民主义者侵占我国台湾时所建据点。1628年,西班牙殖民当局为争夺亚洲商业利益,出兵侵占我国台湾西北部沪尾(淡水)后所构筑,目的是扩大对台湾本岛的侵略活动,因遭附近高山族人的顽强抵抗,西班牙侵略

  • 裴兴奴

    唐时疏勒(今新疆喀什)人。著名琵琶乐师,与曹纲齐名,《乐府杂录》记:“曹纲善运拨,若风雨而不事扣弦;兴奴长于拨捻。”

  • 耶沙

    彝语音译。解放前四川凉山昭觉滥坝等地彝族奴隶社会的财富级别之一。又作“苏沙”。意为“拥有极少的财产”。为下等户。根据每户占有生产资料和单身奴隶的多少,由本家支议定而划分,以便在冤家械斗调解后分担赔命价

  • 古里甲石伦

    ?—1232金将领。隆安(今吉林农安县)人。女真族。古里甲氏。以武举登第。骁勇善战,每被任用。贞祐二年(1214),累迁副提控、太原府判官。次年,迁同知太原府事。四年、迁河东宣抚使。因奏劾宣抚使乌古论

  • 唐兀

    又称唐古特、唐兀惕。元代对党项人的称呼。系对党项(tangut)一词的音译。又兼称党项人所建的西夏国。因西夏国领土主要在河西,也称河西,或译为合申。元代唐兀人还保留某些原来的民族文化习俗,使用西夏文。

  • “论逋”之简称。藏语音译,意为“臣”,又作“相”。吐蕃官名。任“论”者均系非外戚贵族,《补国史》谓:“但王族则曰论”。有大论(藏语称论茝,即大相)、小论(藏语称论充,即小相)、曩论(即内相)、纰论(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