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仙人柱

仙人柱

旧时鄂伦春人的一种原始住房。鄂伦春语音译。亦作“斜仁柱”。“仙人”意为“木杆”,“”是“房子”的意思。俗称“撮罗子”,毕拉尔路鄂伦春人称※“楚伦安嘎”(尖房子)。流行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省。为游猎鄂伦春人和使用驯鹿鄂温克人过去的传统住房。一般以少则八九根,多则数十根长约5米,直径5厘米的桦树或松树、柳树杆搭成,圆锥形,大小以家庭人口、季节而定,通常夏季住的比秋季的大。建造程序:先斜立两根带杈的树干,再搭上6根(有的只用两根)木杆,构成主架,上端套柳条圈,然后将20余根一般木杆搭上,即成框架。冬季底部用狍皮覆盖,上部以芦苇帘作围子;夏天多用桦树皮;民国时期有少数户改用棉围子。每块覆盖物成扇形,四角顶带相互扎结和系于木杆上。顶端留一尺多不覆盖,作出烟孔,下雪天用一块皮子遮上,但不遮严。砍树干、割芦苇、扒桦皮由男子承担,覆盖物的加工、缝制由妇女做。搭时,只需两三人,一小时左右可搭成。门朝东南或西南,也有向正南或正东的。冬挂皮门帘,夏挂布帘。内部结构:进门正面和左右两侧以木头隔成三块,分别称“玛鲁”和“奥路”,中间空处置火堆,作烧饭、取暖之用。“玛路”右角上高一米处挂“博如坎”(神偶),下是男客人和男主人的坐席,为家中未婚男子和小孩的卧铺,禁止妇女至其上。两侧“奥路”,右为老年夫妇或姑娘们的居处,左为年轻夫妇的铺位。人口超过此限的户,则另搭一座。每户“仙人柱”后都有一棵小树,挂有数个桦皮盒,供奉各种“博如坎”,妇女不得至其处。每个※乌力楞(家族公社,三四家至20余家不等)的仙人柱成一字形或弧形排列,不能一前一后,有的地区也不能成弧形。20世纪50年代定居后消失。赫哲族旧时也有这种住所,称※撮罗昂库。

猜你喜欢

  • 附邻

    突厥汗国官号。又作步利、附离。其意谓“狼”。《通典·突厥上》:初,突厥官号“凡有十等,或以形体,或以老少,或以颜色须发,或以酒肉,或以兽名。”突厥“有时置附邻可汗。[附]邻,狼名也,取其贪杀之称。”但

  • 韩乐然

    1898—1947朝鲜族画家。一名光宇。韩氏。生于吉林延吉县(今龙井市)。天资聪颖,勤奋读书。1914年小学毕业后当话务员,边工边学,自修完中学课程,同时钻研绘画知识。不久当海关事务员。1913年,参

  • 越绝书

    书名。亦称《越绝记》。作者为谁说法不一:一说子贡或子胥所撰;一说东汉袁康所撰;也有人认为非一人一时所作。原书为16卷25篇,现存15卷19篇。记述吴、越两国的山川地理、建置、都邑、封官授爵、人物事迹等

  • 李月下

    见“李满住”(1043页)。

  • 实卜

    元末明初贵州乌撒府女土官。彝族。元末为乌撒府右丞。明洪武十四年(1381),集结土兵于赤水河(今贵州毕节县北赤水河),抗拒傅友德、胡海洋所率明军之推进,不敌,败遁。十五年,督部众再攻明军,复败,损折土

  • 土默特部总传

    书编名。见“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1671页)。

  • 伪钞

    私自雕铸钞版印造的伪交钞。事关军国大计,社会安定,故历朝赏罚严明。元初规定,凡印造伪钞,经辨验,堪行使者,为首处死,为从雕版、抄纸、安藏、印造、知情、受分人等俱杖断,捉事人,首告者赏银5锭;不堪行使者

  • 清真保路同志协会

    清末革命团体。宣统三年(1911),夏历闰六月初一(公历7月26日),由回族苏元泰、马德、马佩瑶、铁宝庆、马有林等24人发起成立,会址设成都东鹅寺巷清真小学,以响应四川保路同志会,反对出卖川汉铁路权为

  • 火浔

    西突厥咄陆可汗之属部。与结骨、触木昆等部为邻。唐贞观十二年(638),西突阙分裂,欲谷设被立为乙毗咄陆可汗,居伊列水(今伊犁河)之西,此部及厥越失拔悉弥、駮马、结骨等部均属之。

  • 红山嘴事件

    清末新疆军队枪杀市民事件。宣统元年(1909)五月二十六日,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民在红山嘴一带聚众抗议清政府的残酷压迫和剥削,遭到官兵的野蛮镇压,当场被打死七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