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伏尤亥玛发

伏尤亥玛发

萨满教神祗之一。赫哲语音译,亦作“浮合马法”,意为“天神”。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旧时认为,遇难呈祥,患病得愈,渔猎丰收等,皆由于天神保佑赐福,故最崇拜天神。有的地区一族供一天神,有的地区家家都供。神像一般供在有特异征兆和形状的大树上,如被雷劈或被风刮断;或三树成一半圆形等,被认为有天神栖附其上,便在这种树的近根处刻一人面形像作为天神供奉。也有将木制神偶供在庙中的。祭日由许愿人决定,祭品为牛或猪、羊、鸡等,并请全屯男子陪祭。祭仪是:当天日上三竿时,主人与陪祭者齐集神树前,由※弗力兰(专司祈祷者)焚“僧其格”香草祈祷迎神,献牺牲,参加者皆叩头;弗力兰又祷告,以酒灌猪、羊耳,主人和来宾又叩头;弗力兰再祝告,并上宰杀后煮熟的猪羊肉,参加者再叩头;最后是弗力兰祝祷送神,主人和来宾叩头谢神,祭仪毕。

猜你喜欢

  • 伊努山卫

    见“亦文山卫”(873页)。

  • 朵哥麻思

    见“朵甘思”(840页)。

  • 酬宛

    见“耶律石柳”(1308页)。

  • 茶山百纳等处长官司

    见“白纳长官司”(608页)。

  • 马玉贵

    1885—1957辛亥革命志士。字青山。湖北谷城县人。回族。青年时,因家贫入新军,驻防陕西,任二标一营左队正目,后升什长。并参加秘密反清组织哥老会。1910年7月,西安光复前,参加在大雁塔召开的同盟会

  • 正统临戎录

    书名。明杨铭撰。1卷。杨铭本名哈铭,蒙古族。幼从其父杨只为通事。正统十四年(1449),随父与指挥使吴良出使瓦剌,被也先太师拘留。“土木之役”英宗被俘后,常侍英宗左右。是书记其被拘原委,面见英宗,侍其

  • 察合台文

    13世纪到20世纪初分布在中国新疆及中亚广大地区操突厥语族语言的部族和民族广泛使用的一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音素文字。因其主要用于以成吉思汗次子的名字命名的察合台汗国及其后裔统治的地区而得名。察合台文

  • 阿敦

    ①满语音译,意为“牧群”。清顺治十八年至康熙十六年(1661—1677),禁中设“阿敦衙门”,由御马监改称,即上驷院前称;辖以“阿敦昂邦”,即后称“上驷院卿”,正三品,2员,掌御马等牧养、管理、使用诸

  • 金陵馆

    北魏在都城洛阳专门接待江南归附者之所。为四馆之一。馆因地而名,金陵原为古邑,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由于东晋、南朝都于建康(今南京市),王导谓“建康古之金陵”,故以金陵泛指江南,而命名之。位于宣阳门外永

  • 辛亥败兵事

    见“和通淖尔之战”(14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