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佑宁寺

佑宁寺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称“郭隆弥勒洲”,简称“郭隆寺”。在青海互助县。明万历十年(1582),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应蒙古土默特部之请,赴内蒙古参加俺答汗葬仪时,到青海巡礼各地,传播格鲁派,并于十二年(1584),到今寺北讲经传教,授记建寺。三十年(1602),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自内蒙入藏坐床,途经此地,扎地、浪加、火日、华仁等13部落头人以三世达赖授记为由,请求四世达赖建寺。次年,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和四世达赖派达波扎仓寺住持第七世嘉色活佛端悦却吉嘉措赴青海,三十三年(1605),建成嘉色寝宫、经堂及部分僧舍,并建显宗学院,初具寺院规模。后在和硕特蒙古固始汗等地方势力支持下,不断扩建,至康熙年间,有大小经堂、僧舍、昂欠等2千多院落,僧人7千余名,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属寺众多,被誉为“湟北诸寺之母”。雍正元年(1723),毁于罗卜藏丹津之乱。十年(1732),奉旨修复,赐额“佑宁寺”。同治五年(1866),寺内大经堂等建筑再次被毁,由六世土观罗桑雪珠昂秀奉命重建。寺主为嘉色活佛,不常住寺,实际由总法台总理全寺行政、教务。总法台之下分行政和宗教两大组织系统。行政管理机构是吉哇昂,由总法台、襄佐、老爷、僧纲组成;宗教组织,总法台下是章嘉,土观、松布,却藏,王嘉五大昂活佛。该寺原有20余名活佛,主要为五大昂活佛,清代均受封为呼图克图,尤以章嘉,土观为驻京喇嘛地位最尊,著作颇多,影响后世。

猜你喜欢

  • 鼻骨德部

    辽代生女真诸部之一。又译鼻古德、鼻国德、故德、鼻骨、古和故。所在众说不一,约在今松花江注入黑龙江处的黑龙江以北地区。辽太宗天显三年(928),向辽纳贡。

  • 巴巴和卓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简称“巴巴和卓”。叶尔羌(今莎车)人。清札萨克一等台吉※祃木特长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父被留居北京,应召至京与聚处,授四等台吉。四十四年(1779),父死,受命降袭二

  • 伊都章京

    官名。满语音译。“伊都”,意为“值班”;“章京”,“办事员”之意。清代卫宿禁廷的班领。原称“伊都额真”。雍正元年(1723)定,“额真”一称并非臣仆之辈所宜用,于是遂将此时尚在应用的满字“固山额真”、

  • 鲁胤昌

    见“鲁允昌”(2267页)。

  • 建州闻见录

    书名。朝鲜李民��(1573—1649,朝鲜永川人,字而壮,号紫岩)撰。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二月,经略杨镐四路出师,进攻后金赫图阿拉,朝鲜国王派姜弘立率兵助明,李民&

  • 嘉靖广西通志

    书名。明代广西地方志书。60卷。明林富(字省吾,福建莆田人,汉族)修,黄佐(字才伯,广东香山人,汉族)纂。成书于嘉靖十年(1531)。内分图经、表、志、传、外志等门类。今存广西通志之最早者。每门类均大

  • 俄齐迩

    ?—1676清朝武官。蒙古正蓝旗人。乌梁海氏。居喀喇沁地方。图萨子。顺治元年(1644),袭牛录章京。七年(1650),恩诏,加一云骑尉。十八年(1661),从定西将军爱星阿等追获明桂王朱由榔。康熙十

  • 札鲁特右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西北部、大兴安岭南段东麓。牧地东界札鲁特左翼旗,西界阿噜科尔沁旗,南界喀尔喀左翼旗,北界乌珠穆沁左翼旗。天聪二年(1628),部长内齐偕色本等率众归附后金。顺

  • 花苗

    苗族的一支。名称始见于清代。因服饰以蜡染花纹而得名。民国初年又有大花苗与小花苗之分。大多操苗语之川黔滇方言。主要分布在黔中、黔西北、滇省及四川南部等地。在黔东南黎平一带,又住有一种称之为花衣苗者,与花

  • 觉罗长龄

    ?—1811清朝大臣。字牧庵。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授刑部主事。历福建兴泉永道、江苏布政使。五十一年(1786),授刑部侍郎。次年,授山东巡抚,率所属浚河道,修41州县城工,受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