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俺答汗

俺答汗

1508—1582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蒙文史籍作阿勒坦汗,汉籍又译作安滩、谙达、俺答阿不孩等,尊称索多汗、格根汗。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孙,右翼济农※巴尔斯博罗特次子。领土默特万户(十二土默特),初被驻牧于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以北地区,后入居水草丰盛的丰州滩(今土默川)。自少年时代起,即助其兄吉囊(衮必里克墨尔根济农)率领右翼诸部东征西讨,扩张右翼势力。嘉靖三年至二十三年(1524—1544),6次出征兀良哈万户,将该部征服并分解,因功由卜赤汗授予“索多汗”称号。嘉靖十一年(1532)和十三年,两入西海(青海),大败亦不剌和卜儿孩。十二年,率兵援助明大同兵变,将逃亡的大批变兵带回蒙古。二十年(1541),吉囊卒后,控制右翼诸部,与左翼分庭抗礼,迫使察哈尔部大汗打来孙东迁。又西征瓦剌,进至漠北和林等地。同期,屡遣使于明,要求通贡互市,遭拒绝。二十九年(1550),因使者被明方无理杀害,率兵攻至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迫明朝于次年开放宣府、大同马市。不久,因明朝未满足其扩大贸易范围之要求,双方复起冲突而闭市。隆庆四年(1570),因孙把汉那吉降明,率兵至大同索孙。经谈判,以亡入土默特的汉人赵全等换取把汉那吉。翌年,与明朝达成封贡互市协议,史称“隆庆封贡”。被明封为顺义王,并在大同、张家口、宁夏、甘肃等地开设11处马市。万历元年(1573),再次率兵进入西海,进至安木多、喀木(在今西藏东部)等地,深入藏族地区,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发生关系。三年,建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由明廷命名为归化。六年(1578),在青海建仰华寺,并亲临该地迎接格鲁派领袖索南嘉措,召开盛大法会,正式入教。尊索南嘉措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号始于此。同时,被达赖喇嘛称为“转千金法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共同制定了一系列保证黄教在蒙古传播的法令和戒律。八年,在库库河屯建立漠南第一座黄教寺院,由明廷命名为弘慈寺。九年十二月(1582年1月)去世。十三年(1585),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亲诣归化,为其举行火化仪式。生前,奖励农耕,发展牧业、手工业,广泛吸收汉、藏文化,发展蒙古的建筑、工艺、医药、历法和军事技术,促进蒙古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蒙、藏、汉经济、文化交流作出特殊贡献。

猜你喜欢

  • 甘宁青史略

    书名。甘、宁、青地方史专著。近人慕寿祺(甘肃镇原人,字子介、号少堂)编撰。1936年成书,同年由兰州俊华印书馆刊行。共40卷。卷首3卷。正编32卷72章,章以年系月,以月系事,附编5卷。本书于西北甘、

  • 嘉喇嘛

    见“丹必占灿”(378页)。

  • 华善

    ①(?—1676)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世居佛阿拉地方。塞楞鄂哈思瑚五世孙。顺治元年(1644),任笔帖式,迁刑部主事。九年(1652)加骑都尉世职。十年,迁刑部郎中。十三年(1656

  • 月也

    侗族村际间传统联谊活动。汉译“吃乡食”或“吃相思”,又称“作众人客”。流行于贵州榕江、黎平、从江,湖南通道,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侗区。多于春节和秋后举行。甲寨相邀,乙寨则全村出动,前往作客。宾主欢聚一堂

  • 刘胤

    ?—329十六国时期前赵王子。字义孙。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国君※刘曜次子。自幼聪颖,受父宠爱,立为世子。及长,力壮善射。汉昌元年(318),大司空靳准作乱,杀国君刘粲,广诛刘氏子孙。他没于黑匿

  • 羿语

    史称羿人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央语支。是接近消亡的一种语言。使用于我国贵州省毕节县普宜和阴底一带以及四川省古蔺县的腊盘沟一带。清代编修的《毕节县志》中有:“毕节裸裸、茵子、羿子,习俗各异”的

  • 谿涅

    藏语音译。见“谿堆”(2599页)。

  • 偰哲笃

    元朝大臣。畏兀儿人。※合剌普华之孙。吉安路达鲁花赤偰文质之子。延祐二年(1315),第进士,与马祖常、欧阳玄等著名文士为同年。初任广东廉访佥事。至正(1341—1368)间,任吏部尚书。十年(1350

  • 仆族

    见“濮拉泼”(2581页)。

  • 陶虎

    即“陶新春”(19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