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兀惹

兀惹

①辽、金时东北部族名。又作吾惹、乌惹、屋惹、嗢(盟)热,或说即※“乌舍”异译。一说其来源于黑水靺鞨兀儿部。史未载其具体所在,一般认为约分布在今绥芬河中上游至乌苏里江流域一带,一说其地包括牡丹江广大山野林区、松花江中游及黑龙江下游的广大地区。以兀惹城(故址一说为今黑龙江东宁县大城子古城,或说在通河县治附近)为中心,建政权,称乌舍国(一说为定安国)。辽景宗七年(975),黄龙府卫将渤海人燕颇反辽受挫,“走保兀惹城”,始见“兀惹”之名。辽圣宗时(983—1031年在位)时叛时服。贡物有鹰、马、貂等。常与铁骊交战,铁骊将其俘户献辽。统和十七年(999),圣宗迁其部分部众至松花江大曲折处置宾州(治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东北万金塔东小城子),以其首领为千户治之。阿骨打起兵后,兀惹于辽天庆四年(1114)末叛辽归附女真,此后遂不见其名。今有人认为,该部于金代称兀的改,元曰吾者(一作兀者)或兀的哥,清称乌德赫或乌底赫,即前苏联乌德改人的先人,可备为一说。 ②明代四川藏区地名。在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境。宣德四年(1429),兀惹寨喇嘛罗如藏入朝贡马,赐以银钞、彩币表里等。后,其地依例入贡。

猜你喜欢

  • 登堡

    藏语音译,意为“敬山神”。四川阿坝牧区藏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十一日举行,每家出1人,骑马、背枪到山顶敬山神处,先烧柏枝,再散发印有牛、马、羊、人的各种纸画“龙灯”,祈求神保佑人畜平安。敬毕烧茶、吃饭

  • 额勒里纳拉里

    见“额勒里”(2532页)。

  • 萧夺里懒

    ?—1132辽朝末代皇帝天祚帝之皇后。契丹族。平州人。为宰相萧继先五世孙。史载其性娴淑,有仪则。道宗大安三年(1087)入宫。逾年,封燕国王妃。天祚帝即位时,乾统元年(1101),册为皇后。其兄弟萧奉

  • 流动台站

    参见“地方台站”(678页)。

  • 兀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兀列河、兀列、兀力三卫同称作额埒河卫或额埒卫。

  • 嘉木样呼图克图四世

    见“尕藏图旦旺秀”(583页)。

  • 傜僮传

    书名。广西少数民族风俗志。1卷。清诸匡鼎(字虎男,号桔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汉族)撰。“傜僮”,为广西少数民族之泛称。内分3部分:首记瑶族风俗,如衣饰、房屋、饮食、瑶刀、战法、乐器、刻木、种类等;次

  • 哈玉民

    1918—1960现代医学家。字贵琳。北京人。回族。疡科名医哈锐川之子。幼读经史,稍长承家教,致力于中医学。1937年于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开始行医。精内外各科,尤以治痈疽,皮肤诸病负盛名。解放后,筹

  • 凤英

    ?—1511明代云南武定土官。本名阿英,字时杰。彝族。土知府矣本庶子。兄、土知府金甸死后无子,英于弘治元年(1488),袭替,为武定土知府。三年,奉例赐姓凤,晋中宪大夫。十一年(1498),差人赴京贡

  • 黎溪州

    元代旧州名。古无城邑。当地民族称之为“黎驱”,讹为黎溪。初为乌蛮与汉人杂居地,南诏阁罗凤徙白蛮守之。蒙氏终,罗罗(今彝族)逐走白蛮。大理国段氏兴,令“罗罗蛮”乞夷据其地。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