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旗封爵

八旗封爵

清廷授封八旗有功人员之爵。属※民爵。“民爵”中主要是※八旗世仆之爵。分公、侯、伯、子(正一品)、男(正二品)、轻车都尉(正三品)、骑都尉(正四品),云骑尉(正五品),恩骑尉(正七品),共9爵。轻车都尉以上,各分三等。一二三等伯以上,皆列为“超品”。后金天命五年(1620),始列汉名爵秩为总兵官、副将、参将和游击、备御。参游以上,各分三等(参将以列一二等,第三等属游击)。天聪八年(1634),以汉名改称满名,依序以改为昂邦章京、梅勒章京、甲喇章京、牛录章京。甲喇章京以上,亦各分三等。清顺治四年(1647),以其职、爵名称原无区别,碍于辨识,故以其爵名依序改为精奇尼哈番、阿思哈尼哈番、阿达哈哈番、拜他拉布勒哈番,此外又以“半个前程”改称拖沙喇哈番。阿达哈哈番以上,仍各分三等。乾隆元年(1736),在原设公(※民公始设于天聪八年)、侯、伯之下,增列“子”以下“云骑尉”以上5爵,即以精奇尼哈番以下5爵,对品改称为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乾隆十六年(1751),增列恩骑尉一爵。

猜你喜欢

  • 海尔堪

    新疆锡伯族供奉的一种保佑牲畜之神。以布制,上缝九撮羽毛。神位设在正房西间外面西南墙角。平日装于盒中,逢年节请出供祭,举行献马仪式,以示把骏马献给海尔堪骑用。在所献马的尾巴上系以羽毛或红布条,将其拴于神

  • 挞林

    辽官名。亦作“闼林”。契丹语音译。原意不详。是大黄室韦部和小黄室韦部的官名。太宗会同元年(938)十一月改称仆射,后又改称司空。

  • 勃极烈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亦作“孛极烈”,意为“官长”、“官人”、“总管”、“头目”等。源于契丹语“孛堇”。金初为皇室、宗室显贵之尊官。前加国论、乙室等不同冠词为官名,作升拜宗室功臣之序。收国元年(1

  • 武陵郡

    古郡名。西汉高祖(前206—前195在位),置,治所在义陵县(今湖南溆浦南)。东汉移治临沅县(今湖南常德)。王莽时称建平。属荆州,辖县十三。为※武陵蛮聚居地。新朝王莽时期(公元9—23年),武陵蛮曾在

  • 龙笛

    蒙古族、满族传统吹管乐器。亦称龙头笛。起海于元朝以前,为民间乐器,以木制或竹制。元代,纳入宫廷乐器。《元史·礼乐志》载:“龙笛,制如笛,七孔,横吹之,管首制龙头,衔同心结带”。其后仍在民间流行。清代亦

  • 喜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希禅卫。永乐八年(1410)十一月,乞烈迷首领干塔奴等来朝,以其居地置此卫,命干塔奴为指挥佥事。治所在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一带。宣德八年(1433)闰八月,

  • 哈尔费延卫

    见“哈儿分卫”(1638页),“哈里分卫”(1639页)。

  • 定理府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15府之一。领定、潘2州。治定州,故址有多说,即在今兴凯湖以东前苏联滨海地区,或在其苏城一带;在黑龙江省依兰县附近;在乌苏里江左右或其下游;在宁古塔地方;在今辽宁岫岩和凤城县境等说。

  • 达施

    怒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怒江地区怒族人对一种祭鬼巫师的称呼。过去怒族人相信万物有灵,认为人的疾病与死亡,皆为各种“鬼灵”所害,因而产生了主持祭鬼、驱鬼的巫师,“达施”为其中一种,能查知病者为何种“鬼”所

  • 郁林郡

    古郡名。因“郁林江”流经而得名。①汉置。三国至隋因之。汉属交州,三国、晋、南朝宋、齐属广州,统布山等县,治布山县(今贵县);南朝梁、陈属南定州,隋属扬州,统郁林等县,治郁林县(今贵县)。 ②宋置,属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