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内齐托音呼图克图一世

内齐托音呼图克图一世

(1557或1587—1653)明末清初卫拉特蒙古高僧。原名阿毕达。土尔扈特部台吉墨尔根特木纳之子。16世纪80年代前后出家为僧,赴西藏扎什伦布寺学佛,师事班禅,授法号内齐托音。后受班禅派遣到东蒙古传教,先赴喀尔喀蒙古,在却楞宰桑处被称为“瓦齐尔达赖喇嘛”。后至内蒙古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曾在阿巴嘎哈喇山修行12年,在黄帽山修行23年。在此期间,经常为土默特蒙古贵族、平民讲经诵法。当察哈尔蒙古林丹汗占据归化城后,带领30名弟子离开土默特,游历东蒙古地区,在科尔沁,翁牛特,巴林等旗布教,号召蒙古部众焚毁萨满教偶象,宏扬藏传佛教。还到过盛京(今沈阳)朝觐清太宗皇太极,和清朝取得联系。后遭谗言被五世达赖召往归化居住。圆寂于翁牛特旗。

猜你喜欢

  • 青蛉蛮

    唐代云南白蛮部落名。因居于青蛉县(亦作蜻蛉县,在今云南大姚、永仁县之间)得名。始见于《云南志》(《蛮书》),谓其“衣服言语与蒙舍(南诏)略同”。天宝(742—756)间,该地被南诏攻取,其首领尹氏率众

  • 抛帛

    壮族青年男女社交风俗。流行于广西左江、右江、柳江流域。每年春节期间或三月三举行。届时,男青年裂布为帕,带往歌圩上,在对歌中如遇到意中人,即将布帕予之;女的答以绣花鞋或汗衫、绣囊、绣球等物,作为相互爱慕

  • 阿资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阿济卫。永乐五年(1407)正月,女真野人首领土成哈等来朝,与喜乐温河等11卫同时设立。有说清代吉林将军所辖有阿济庄,即黑龙江下游南岸原阿济屯为其所在。

  • 打牙仡佬

    古族名。又作打牙革老。明代至民国间对部分※仡佬族之称呼。以有凿去牙齿之习俗得名。一说以女子将嫁先打去二齿以防折损夫家,一说为了美观。另论双亲死,子媳各去二齿投棺中以示诀别。主要分布在黔西、平远(今贵州

  • 茹莱杰

    止贡赞普时大臣。又作茹拉杰,意为“角生”。传其生自牦牛角,故名。敦煌文书称达甫茹拉杰。吐蕃人。吐蕃时期七大贤臣之首。大臣札氏之子。止贡被属下小邦首领洛昂达孜杀害后,发兵从洛昂达孜手中夺回王权,又以毒药

  • 海城县

    清地名。位于辽宁省中南部,顺治十年(1653)置。境域东西150里,南北120里。东至凤城,西至锦州府广宁县。晋、隋属高句丽。唐属盖州。辽置海州南海军,属东京道。金为澄州。元属辽阳路。明置海州卫,隶辽

  • 青海道

    又称吐谷浑道。丝绸之路东段支线,不通过河西走廊而自陕西西安(古长安)至甘肃陇西,沿今青海柴达木盆地进入新疆。汉武帝(一说汉宣帝)时即开此道。晋隆安三年(399),僧人法显从长安至印度,宋永初元年(42

  • 马麟

    1873—1945近代西北军阀。字勋臣。甘肃临夏癿藏人。回族。马海宴之次子。降清后,任西军哨官。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赴京抗击八国联军,辛丑和议后,随西军回师西北,驻巴燕戎格厅孔巴镇,升为旗官。辛

  • 僧衮扎布

    ?—1742清朝官员。蒙古族。喀喇沁部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固山贝子善巴喇什次子。康熙五十六年(1717),袭札萨克固山贝子。五十八年(1719),尚郡主,封多罗额驸。

  • 阿嘉呼图克图五世

    见“洛桑丹白旺秀”(17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