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军标

军标

清前期驻防八旗最高统帅(即将军)所直接统辖的绿营官兵。绿营军制:督抚管属的绿营兵称标,副将所属者称协。标者,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河道总督、漕运总督所统领的,依序称为督标、抚标、提标、镇标、河标、漕标。驻防将军所统率的,自然沿称为军标,多设于康熙(1662—1722)间。初设之时,原为补充驻防汉军兵力之不足,恰巧形成八旗将军自带绿营兵的特色。其统辖“军标”营兵者有江宁将军二营,京口将军二营,福州将军三营,广州将军四营,西安将军三营,成都将军二营,伊犁将军二营。八旗人口繁衍之时,亦以驻防营余丁拨入军标诸营内。如康熙五十七年(1718),即以福州驻防汉军余丁拨入福州军标下100名、督标与抚标各100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裁汰多处军标营。清后期,惟存成都将军所辖军标左营与右营。

猜你喜欢

  • 凉山彝族四十八甲

    解放前四川凉山部分彝族的保甲组织。1922—1923年间,西昌县礼州李子沟(今喜德县红玛区)黑彝奴隶主列额马达绝嗣,家族中的哈尔达阿火等欲瓜分其遗下的48户娃子(包括曲诺、阿加、呷西)。娃子们在曲诺吉

  • 阿喇纳

    ①清朝将领。蒙古族。土默特部人。归化土默特左翼都统※古禄格第五子。初任佐领。康熙二十五年(1686),袭都统,掌土默特左翼,驻守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二十七年(1668),选兵与副都统阿迪侦御准

  • 叟兵

    见“叟”(1703页)。

  • 阿佤

    亦作“阿卧”、“阿佤莱”。部分佤族自称。主要聚居在云南西盟及孟连部分地区,解放前还保留着原始公社制的残余,盛行猎头祭谷,是佤族中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一部分。参见“佤族”(799页)。

  • 歌圩

    壮语称“窝坡”、“窝墩”、“欢龙洞”。壮族青年男女传统的娱乐与社交活动。流行于广西左、右江流域及云南文山州境内者,多有固定场所;其它地区无固定场所。多于春节期间及夏历三月三前后举行,其它重大节日或农闲

  • 那逊兰保

    1801—1873清代蒙古族女诗人。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喀尔喀部人。字莲友。4岁随父母入京,7岁入私塾,12岁能诗赋,15岁通五经,17岁嫁于清宗室和硕肃亲王豪恪之子恒恩。在师尊归真道人教导下,对诗歌有

  • 嘛呢巴达喇

    ?—1767清代喀尔喀蒙古车臣汗。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古后裔,车臣汗达玛璘长子。乾隆十六年(1751),袭车臣汗。十八年(1753),授盟长。二十一年(1756),和托辉特部青衮咱卜叛,他与父

  • 协卜拜

    见“噶伦”(2498页)。

  • 赤谷城

    西域古城名。见《汉书·西域传》、《魏书·西域传》。《新唐书·地理志》作赤山城。汉代为乌孙国大昆弥(王)治所。汉宣帝时(公元前73—49年),曾遣长罗侯常惠率领三校军士屯田赤谷。南北朝时,乌孙西迁葱岭前

  • 盘头髻

    清代至民国时满族中年以上妇女的一种传统发式。一称盘盘髻儿。主要流行于东北、北方地区。其发式、梳发于脑顶或偏脑后,挽发二三匝,盘成一髻,髻心隆起,中贯以簪,故名。民国后,逐渐改为盘于脑后,直至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