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瑞
清代文士。满族。字桐山。7岁能诗,初隶李鸿章麾下,充笔帖式。积功历官武职。卒,赠将军。著有《老子解》、《如如老人灰余诗草》、《梦花馆诗存》,辑有《浙江八旗殉难录》。
清代文士。满族。字桐山。7岁能诗,初隶李鸿章麾下,充笔帖式。积功历官武职。卒,赠将军。著有《老子解》、《如如老人灰余诗草》、《梦花馆诗存》,辑有《浙江八旗殉难录》。
解放前云南省金平、屏边等县瑶族地区村寨头人称谓。据说由来已久。各村寨普遍设置,通常包括寨老、寨主和龙师三人组成。通过选举产生,凡寨中成年男子,只要识字,有办事能力和办事公正及熟识宗教仪礼者,均可作候选
?—1669叶尔羌汗国第九代汗。又译阿布杜拉汗、阿布都拉哈汗。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察合台后王阿布都、拉失德汗孙。世居新疆。清崇德三年(1638),平息叶尔羌汗国统治集团纷争,恢复东西两部统一,被拥立
清朝宗室。又名普萨保。满族,爱新觉罗氏。康熙帝第八子廉亲王※允禩子。著有《皇清通志纲要》6卷及《松下堂目下旧见》6卷。
元边疆地区官署名。斡端(今新疆和田译称)原为西辽属地。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蒙古将哲别擒杀乃蛮王子屈出律后,蒙古军继续攻取西辽辖地,其地遂入蒙古,置达鲁花赤以统之。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36),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多隆武卫,并说清代齐齐哈尔东有多隆武噶珊,与屯河(今汤旺河)相近。
1419—1482明代藏传佛教高僧。壤塘曲尔基寺(位于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第一世活佛。嘉绒夏王贝木宗人。藏族。出身贵族之家。初拜仁钦贝为师,受沙弥戒,赐法名为米旁杰瓦尚波,学习《三律仪取舍
?—1445明朝将领。字景高。祖籍安徽定远县。回族。初为府军左卫指挥佥事。曾随父南征,因功擢至右都督。正统四年(1439)征麓川。以征缅甸功,留镇云南。喜与文士交往,曾将官云南及谪戍者之诗辑为《沧海遗
僧官名。明清时在藏族地区府一级封授管理僧众、土民的当地僧人首领为僧纲,颁给印信、敕命,秩从九品,准世袭。以例进贡。清代有垂巴寺僧纲、著洛寺僧纲等,隶僧录司。
①古道名。先秦由中原通往僰道(今四川宜宾)以南之南僰人地区的古驿道。道路所经为川滇僰人居住地区,故名。 ②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四川宜宾。武帝时为犍为郡治所,南朝梁后为戍州治所。其所居为僰人。又为故僰
约1517—?明文史家。号云浮叟、一号适适生、胆亭主、泰清丈人、五口山人。福建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回族。生于官宦世家。自幼立志要续修祖父丁仪未完成的族谱,万历十五年(1587)修成。因避倭寇侵扰,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