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勒系腰婚

勒系腰婚

旧时裕固族婚俗。流行于甘肃省肃南县康乐等地区。裕固族男女都有一条宽约30厘米,长约4米的绸腰带,俗称系腰。其婚姻形式的特点为男女交换腰带,并系在各自的腰上,故名。姑娘长到15或17岁时,家长作主为其戴头面的同时举行勒系腰仪式。根据传统习俗,姑娘的腰带必须勒系在其姑姑或舅舅未婚或已婚儿子(不管年龄大小)的腰上,同时将男方的腰带也系在姑娘腰上。仪式开始,一人高喊:“某某家姑娘的系腰勒(系)给某某家了”以示让人知晓。此时,在座的客人便向姑娘的父母表示祝贺。由请来勒系腰的妇女领姑娘到新立的帐房内坐下。此后,姑娘便可同男子自由交往、同居,所生子女必须姓勒系腰家的姓。若其他男子想娶走姑娘,须用一头牛或一匹马,向被勒系腰的男子赎回姑娘的腰带方可。这是一种较原始的姑舅表婚的婚姻形式,今已废。

猜你喜欢

  • 怛没

    见“呾蜜”(1388页)。

  • 巴斯子鄂拓克

    见“巴斯奇斯部”(418页)。

  • 阿木苏

    蒙古族食用的什锦粥。流行于内蒙古昭乌达盟地区。其制法是将稀奶油倒入锅里烧开,加一定的水,待水烧开后,加适量酸奶、红糖、盐和米,以文火熬煮,煮好后加黄油搅拌即成什锦稠粥,味道鲜美可口。一般用来祭神、祭佛

  • 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

    简称乌撒宣慰司。元边疆地区军政机构。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置,属云南行省。在乌撒路(今贵州威宁一带),辖境包括今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南部部分地区。统治乌撒、乌蒙(今云南昭通)、东川(今云南会泽)、

  • 谿卡

    藏语音译。元代已有明确记载,明代已趋完善。原意庄园。藏族进入封建农奴制社会后,为农奴主阶级在农区经营管理其领地、属民的主要组织形式。按领主类别的不同,分为雄(官家)谿、曲(寺院)谿、格(贵族)谿3种。

  • 全宁府

    见“全宁路”(830页)。

  • 阿曼加

    云南苗族对相邻的普米族的称呼。参见“普米族”(2291页)。

  • 沙忽带

    金代女真语。“舟”、“船”之意。女真族源于肃慎,该族在汉晋时称挹娄,经常在夏季“乘船寇盗、邻国患之”。按此,此词在女真语中出现当在东汉时期或更早。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命名者。

  • 土尔扈特南后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角昂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土尔扈特部丹忠拒附罗卜藏丹津叛清。三年(1725),以功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三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

  • 号地

    解放前我国南方不少少数民族以某种符号为标志圈占土地的一种方式。如云南的独龙、怒、佤、傈僳等民族过去每个氏族、家族或村寨都有自己所属的山林和荒地,凡本氏族、家庭或村社成员,均可根据各自需要,单独一户或二